位置导航: 网站首页 > 学会学术 > 学会活动 >

放大学会自身优势 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日期:2011-08-24 08:49|来源:未知 作者:春秋

 

放大学会自身优势  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泰兴市农学会

2011324日)

近年来,泰兴市农学会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发挥学会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广泛深入开展科技推广、科学普及、科技培训、技术指导服务活动。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2010会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科协工作”先进单位,被泰州市科协评选为先进学会,被我市科协评选为“五星级学会”,我会的科研课题《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应用》获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泰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土与肥科普释疑》和《泰兴荞麦生产技术规程》两项科研成果获泰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学会为实现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强化队伍建设  增强服务能力

为提高服务现代农业的本领,学会围绕会员综合素质提高,在思想教育、工作作风、开展调研、提高效能上求实效,着力造就一支政治、业务两过硬的科技队伍

加强理论学习。组织会员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农业法律法规和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会员政治素质不断提高。为使会员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聘请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培训会员,参训人员达300多人次。为了解当今世界农业最新发展动态,聘请外国专家给会员讲课。通过“送出去”与“请进来”、“集中学”与“自学”等多措并举,不断提高会员的科技服务能力

注重学术交流。2010年,组织会员撰写农业生产形势分析报告6篇、调研报告12篇,鼓励会员撰写科技论文85篇,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31篇。推荐25篇参加泰州市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其中1篇获二等奖、7篇获三等奖、17篇获鼓励奖。学会还组织开展科技论文演讲活动,评选表彰优秀论文,调动广大会员开展学术研讨的积极性。

二、实施“三大”工程  放大辐射效应

近几年,学会将科技入户、百名专家兴农富民、科技园区示范“三大”工程作为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服务经济建设的平台,为会员展示才能提供有效载体。

一是科技入户工程。连续多年在全市实施稻麦科技入户工程,2010年组织106名技术指导员对5个乡镇1000个科技示范户开展入户技术指导,通过发放技术资料、举办技术讲座、现场指导、跟踪服务以及发放物化补贴等,促进了我市稻麦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示范户小麦平均单产440.3公斤,高于全市平均产量28.6公斤,辐射户平均单产430.2公斤,亩增收入35.2元。

二是兴农富民工程。2010年,我会在五个乡镇实施了兴农富民工程。总面积8000亩,平均亩产值7000元以上,亩纯收入3000元以上。经市科协考评,“曲霞经济作物与蔬菜套种基地”工程为优秀项目。“张桥镇圩港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和“茄子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分别获得泰州市厂会协作优秀项目和“金桥工程”优秀项目。

三是科技园区示范工程。学会十分注重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经过会员的不懈努力,新街高效农业园区不断做大做强,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现新街、黄桥园区总面积已达3万亩以上,设施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在此基础上,努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步伐,已形成新街的茄果、珊瑚的西芹、黄桥的韭菜、分界的甜豌豆、元竹的香椿等“一镇一业”示范基地和黄桥镇祁巷村的大葱、虹桥镇新市村的蔬菜、元竹镇沿泰村的芦笋、虹桥镇崇福村的蘑菇等“一村一品”高效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有效转变了农民的传统思维定势,促进了泰兴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

三、引育优良品种  推广先进技术

学会紧紧围绕全市农业生产实际,着力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大农业更新工程。一是品种更新。依据“试验、示范、推广”体系建设要求,在新品种选育、引进和示范推广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玉米新品种“苏玉糯6号”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泰花系列2-75个花生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引进新品种80多个。二是技术更新。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丰产调优和高产保优集成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机械化插秧、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全量还田、设施蔬菜高产高效集成栽培等8项新技术;三是栽培模式更新通过研究试验、组装集成、示范推广,逐步形成了9项成熟配套的大宗作物生产技术模式。

四、开展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

我会始终把教育培训农民作为学会工作的重点之一,采取专家讲课与外出学习相结合、农闲培训与农忙辅导相结合、典型示范与辐射推广相结合、印发宣传资料与阵地宣传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农民。一是组织开展专题科技培训。2010年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8次,农民素质教育培训3次,送科技下乡13次,踏田指导3800多次,现场受训农民达10000多人次,辐射人数近十万。二是选派会员参加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人社局主办的“创业超市”科普活动,每周四组织专家开展现场咨询服务。三是与“三台一报”合作,全年录制《农业科技之窗》11期,广播电台农业科技节目10期。四是开通热线电话,接受群众电话或上门技术咨询840多人次。通过以上活动,实现了农业科技与农民零距离接触。

五、今后的设想

在知识经济年代,农学会作为群众性学术团体,如何成为全市农业技术普及、学术交流和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我们将在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主题、实现科技创业创新目标上下功夫。

一是围绕“一个主题”。以“现代农业建设”为主题,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为手段,以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保障,以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发展高效农业为载体,凝心聚力打造我市现代农业特色板块,切实抓好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二是实现“三大创新”。一是思路创新。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提质增效、扩面发展并举之路。充分发挥万亩示范片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努力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针对目前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以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综合效益。组织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教育、人才、项目等储备,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二是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逐步实现统一生产布局、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社会化服务。三是服务创新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兴农富民等农业项目,组织会员驻乡蹲点、科技赶集、科技挂扶和送科技下乡,突破农技服务“最后一道坎(农民)”,延伸“最后一公里”,使农学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一流业绩,回报泰兴80万农民。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春秋 | 阅读: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14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