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日期:2011-08-22 17:42|来源:未知 作者:微笑的石头
泰兴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录
 
 

  言
“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发展质量的攻坚时期,也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泰兴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活安康、环境友好的新泰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2009年总体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一)综合实力迈上更高台阶。连续十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排名上升至第46位。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00.3亿元,年递增1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448元,突破5200美元;完成财政收入71.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7亿元,年递增率分别达到28.3 %和21.9%;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035.5亿元。全市工业产值达1389亿元,规模超亿元企业达16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达10家。建筑业实现产值258.8亿元,超亿元企业达35家,其中超5亿元企业5家。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8.6亿元,各类专业市场达58个,商品市场成交额达80亿元。
    (二)发展质量获得更大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6:56.7:35.7。机电、化工、医药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5%。“一区四园”、泰兴镇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市的70%以上。服务业实现税收10.23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45%。高效农业快速发展,比“十一五”期初增加18万亩,设施农业面积增加5.6万亩,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户)达5830个。创新能力获得提升。累计申报专利4623项,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203件。拥有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6家、高新技术产品214个,201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1亿元。
(三)城乡面貌呈现更新变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考核。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东北绕城公路建成通车,鼓楼北路全线贯通,济川中路、南二环、长征路、国庆西路改造到位,沿江大道、南三环西延、南二环东延、通站西路、根思路东延等工程顺利推进,振兴路、长征路北延、太平路等工程相继开工。新汽车客运站正式投入运营。新区、鼓楼、济川3个街道背后街巷改造和国庆路、中兴大道、羽惠河、羌溪河等景观亮化工程实施到位。旧城改造有序推进,累计动迁6280户108.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1.7%。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64个,新建农村公路389公里,通村公路灰黑化率达100%。改建、新建农村桥梁1021座、泵站592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以优秀等次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泰黄输水二期工程全面完工。耕地占补平衡入库项目实施到位,新增耕地1.32万亩,耕地面积实现总量动态平衡。
(四)改革开放获得新的突破。进一步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5个乡镇,建制乡镇归并为16个。启动建设黄桥、虹桥两个小城市,重点建设5个小城镇。调整完善工业园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将原马甸镇和城区科技工业园并入开发区,新组建虹桥工业园和农产品加工园,分别实行区镇合一、以区管镇和区镇并行的体制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园区的发展活力。市属工业实行属地化管理。行政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并实行集中式、一站式服务。招商引资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在各乡镇成立招商分局,实行全市一盘棋招商。外向型经济克服金融危机影响逐步走高。2010年,实现自营出口6.6亿美元,累计利用外资8.8 亿美元。
    (五)社会事业实现更快发展。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增强。累计建成达标乡镇卫生院31个,建成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246个,人民医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创建省级卫生镇3个、卫生村29个。积极推进改水改厕工作。自来水普及率达96%,其中饮用长江水人口达80万人;累计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9万座,新建农村沼气池5800只。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共建成“农家书屋”319家,所有行政村均建成了村文化活动室;成功举行第五届全民体育运动会,体育中心工程开工建设。实施“六有”、“校校通”、“四配套”工程,有效整合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条件。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教育质量位于全省前列。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0.35‰,计划生育率99%。有线电视新增用户14.2万户,城乡综合入户率达94.5%;启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工作,完成整转13万户。
(六)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0年,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0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38元,“十一五” 期间分别年递增分别为14.3%和12.7%。劳动力技能培训得到加强。在岗职工、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村劳动力培训人数达7.5万人。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累计新增就业4.7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万人,其中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30人;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8%。通过多种途径扶贫,减少贫困人口4.9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险种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8万人、 18.4万人、8.8万人、14.9万人和10.9万人,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所有行政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累计 29.8万人,覆盖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以上。全市新建、改建、扩建农村敬老院19个,新建民办养老院14家。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   标
单位
2005年
实绩
2010年目标
2010年完成
总量
年递增%
总量
年递增%
经济
增长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74.31
350
12
400.3
14.6
 
农业增加值
亿元
22.86
28
3.5
30.6
4.3
 
工业增加值
亿元
77.7
185
15
193.8
15
 
建筑业增加值
亿元
20.56
32
9.3
32.9
9.9
 
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53.19
105
12
142.9
14.6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数)
13500
27000
12
35448
14.8
3
财政总收入
亿元
20.6
47
18
71.5
28.3
 
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8.46
19
18
22.7
21.9
结构
调整
4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86.9
92
-
92.4
-
5
城市化水平
%
40.1
48
-
47.5
-
投资
消费
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亿元
273.5
760
-
1035.5
-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50.93
100
15
108.6
16.3
改革
开放
8
实际利用外资累计(累计)
亿美元
3.94
8
-
8.8
-
9
自营出口额
亿美元
2.6
5
15
6.6
18.5
10
新增民营企业数(累计)
903
3000
-
6200
-
 
新增个体经营户数(累计)
9931
30000
-
37000
-
科技
创新
11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0.8
1.2
-
1.8
-
12
专利申报数(累计)
330
1500
-
4623
-
13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增加值比例
%
22.3
30
-
36
-
人口
资源
环境
14
人口自然增长率
-0.37
3
-
-0.35
-
15
耕地保有量
万亩
108.9
108.6
-
108.6
-
16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90
80
-
89.9
-
17
单位GDP排污强度(COD)
吨/亿元
69.97
70
-
09年31.1
-
18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吨标煤
1.177
0.94
-4
0.92
-4
19
城市绿化覆盖率
%
24.9
40
-
40
-
20
森林覆盖率
%
15.6
20
-
21.7
-
公共
服务
21
初中生升学率
%
85.7
98
-
98
-
22
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
%
95
100
-
99.8
-
23
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
%
98
100
-
98.5
-
2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
%
80.11
90
-
100
-
25
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
%
90
95
-
95
-
26
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
100
100
-
98
-
27
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
100
100
-
98.7
-
人民
生活
28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6
<4
-
2.8
-
2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268
16000
9.3
20026
14.3
30
农民人均纯收入
5125
8000
9.3
9338
12.7
31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
37.1
36
-
37.2
-
32
农村人均钢筋砼结构住房面积
平方米
46.9
50
-
55.1
-
33
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
%
100
100
-
100
-
34
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平方米
13.4
13.5
-
19.5
-
35
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
176
200
-
270
-
36
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
12
40
-
56
-
37
恩格尔系数
%
44.5
<40
-
36
-
38
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比重
%
16.1
15
-
18
-
第二节  机遇和挑战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既是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凸现期,有利与不利因素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
机遇必须抓住。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回升向好势头不断巩固,为我市经济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民币成为区域化货币;服务业转移呈加速趋势,进口资源、引进设备和技术成本降低,有利于我市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全球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创造了有利契机;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快实施;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市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泰兴经济社会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初步形成了化工、机电、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建成了以“一区四园”为主体的宽阔的发展平台,集聚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良性格局正在形成;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日益完善,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挑战不可忽视。一是外需萎缩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发达国家出现“制造业回归”倾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需求相对萎缩,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对开放型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不容低估。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需求结构中消费率偏低,要素结构中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贡献率偏低,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比重偏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劳动者报酬比重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三是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瓶颈约束加剧。全市万元GDP能耗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以上,建设用地强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减排形势严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压力较大。四是社会建设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中心城镇辐射带动力不强的矛盾;和谐社会建设与现有财力基础相对薄弱的矛盾;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物质文化需求与公共产品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增大。
第三节  发展阶段
(一)“十二五”是泰兴发展动力的重塑期。初级生产要素和投资驱动是泰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土地、资源、环境压力的日益沉重,原有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和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亟待转变,自主创新必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必须着力发展智力、技术密集型产业,促成知识、信息和智力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生产、扩散与应用,以形成新的发展推动力。
(二)“十二五”是泰兴经济结构的转型期。农业弱质局面总体还未改变,二产占GDP比重偏大且以低端环节为主,服务业占比小而且传统成份多,重化工主导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特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键。
(三)“十二五”是泰兴社会建设的加速期。“十二五”时期,泰兴正处于从以县为单位全面达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发展社会事业,优化社会结构,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着力化解社会发展滞后的突出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目标。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四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科学跨越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泰兴”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领先苏中,再创辉煌”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一区四园”联动跨越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第五节  发展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结果与发展目标、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跨越发展。动员全市上下大力弘扬“厚德开泰、奋发图兴”的泰兴精神,超常规地赶超苏南等先进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力争全市综合实力“十二五” 期间进入苏中“五强”行列,逼近全省“十强”方阵,提升全国“百强”位次,实现发展态势与人民群众现实需求的有机统一。
(三)坚持协调发展。把协调发展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强化统筹协调理念,更加注重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
(四)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五)坚持共享发展。把民生建设作为“十二五”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把富民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
(六)坚持创新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进步引领产业升级;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以体制创新为经济社会注入发展活力,实现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有机统一。
第六节  发展目标
    (一)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13%,超8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递增2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递增25%左右;工业技改投入、工业国税开票销售年递增30%左右,争取实现双倍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
(二)经济增长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自营出口总额达到10亿美元,累计利用外资总量超过10亿美元。高效农业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 4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三大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年递增 30%,力争实现双倍增。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达到泰州市交目标要求,耕地保有量108.5万亩,森林覆盖率23%,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在85以上。
(三)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和谐程度显著改善。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不突破3.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2%以上,比2009年翻一番。城市化水平60%,万人拥有病床数30床,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8标台,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97%。
(四)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显著进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5%,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210件。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6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6%,城乡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99%,增加保障性住房面积18万平方米。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完成
2015年目标
总量
十一五
年递增%
总量
十二五
年递增%
经济
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400.3
14.6
800
13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5448
14.8
70000
13
3
财政总收入
亿元
71.5
28.3
190
22
4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22.7
21.9
70
25
5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44.5
29
440
25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08.6
16.3
250
18
7
实际利用外资(累计)
亿美元
8.8
-
>10
-
8
自营出口总额
亿美元
6.6
18.5
10
12
9
工业国税开票销售
亿元
470.2
-
1750
30
结构
调整
10
高效农业比重
%
36.3
-
40
-
11
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142.9
14.6
336
14
12
三大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
%
 
-
 
30
13
城市化水平
%
47.5
-
60
-
科技
创新
14
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1.8
-
2.5
-
15
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
200
-
210
-
16
工业技改投入
亿元
197.7
37
740
 30
17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列统工业产值比重
%
36
-
45
-
社会
进步
18
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
63.5
-
66
-
19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0
-
96
-
20
万人拥有病床数
27
-
30
-
21
城乡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
%
98.9
-
99
-
22
新型合作医疗实际补偿比
%
45
-
70
-
23
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
%
95
-
97
-
资源
环境
24
耕地保有量
万亩
108.6
-
108.5
-
2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
%
 
-
完成泰州指标
26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CO₂排放削减率
%
 
-
完成泰州指标
27
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
%
 
-
完成泰州指标
28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
89.9
-
85
-
29
森林覆盖率
%
21.7
-
23
-
人民
生活
30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0026
14.3
35700
12
31
农民人均纯收入
9338
12.7
16400
12
32
城镇登记失业率
%
2.8
-
<3.5
-
33
新增就业人数(累计)
万人
4.7
-
4
-
34
新增保障性住房面积(累计)
万平方米
14.4
-
18
-
35
每万人公交车拥有量
标台
3.86
-
8
-
第三章  城乡一体统筹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按照主体功能清晰定位的要求,把市域范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重点建设泰兴主城区(含滨江镇)和黄桥、虹桥二个小城市,加快建设古溪、广陵、河失、宣堡、新街五个重点镇,大规模地集聚人口,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全力做大做优市经济开发区、虹桥工业园区、黄桥工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城东工业园区,加快集约化发展步伐,推动形成“三城共进,五镇重点、多极增长”的生产力空间布局。着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实现“经济布局更加集中,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开发秩序更加规范,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的发展目标。
第七节  主体功能分区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必须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一)优化开发区域
区域范围:泰兴主城区。
功能定位:全市现代服务业中心、人口最为密集、高端人才集聚能力和综合实力最强的核心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长江三角洲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文底蕴深厚的宜居型滨江工贸城市。
发展方向: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增强高端要素的集聚能力,全面提升辐射带动力和国际国内竞争力。按照“控制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开发的密度和产出效率;控制建设用地增长,适度减少制造业空间,大幅度减少农村生活空间,扩大服务业、交通、城市居住、公共设施空间;积极实施“退二进三”,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稳健发展房地产业,增强集聚人口的能力;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到2015年,建设空间适度增长,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生态空间基本稳定;经济和人口密度进一步提高。
(二)重点开发区域
区域范围:滨江镇、虹桥镇、黄桥镇、姚王镇、新街镇。
功能定位:围绕培育“一区四园”,着力打造全市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窗口。
发展方向: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适度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和城镇居住、交通、公共设施空间;推动制造业集中布局,实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提高空间的产出效率;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重点发展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并进,提高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加快农村居民点整合,推进集中居住,减少农村居住空间;加大土地后备资源整理和开发力度,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城市功能建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大规模吸引更多农民进入城镇居住和生活。到2015年,建设空间稳步增长,控制农业空间过快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生态空间基本稳定;经济和人口密度大幅度提高。
(三)适度开发区域
区域范围:古溪镇、广陵镇、河失镇、宣堡镇、元竹镇、分界镇、根思乡、曲霞镇、珊瑚镇、张桥镇。
功能定位:全市农产品供给的重要保障区,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生态功能维护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发展方向:不再扩大现有工业集中区面积,利用现有存量建设用地,适度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经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手工业和旅游商贸等服务业;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按照自觉、自愿、平稳的原则,引导人口向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转移,减少农村常住人口数量,减少农村生活空间,适当增加生态空间。到2015年,保持建设空间、农业和生态空间的基本稳定,人口占全市的比例明显下降,建设用地比重不突破现状,森林覆盖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四)禁止开发区域
区域范围:饮用水源保护区、银杏森林公园、江心洲洲头洲尾。
功能定位: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文化保护价值的自然区域。
发展方向: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生态环保功能的开发活动,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成为全市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
第八节  构筑城镇化载体
加快泰兴主城区、黄桥、虹桥三城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五个重点镇建设,形成“一体两翼五卫星”的格局,做强做优城镇化载体。
(一)泰兴主城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按照 “完善旧区、发展新区、连接滨江工业组团”的方向发展, 形成“东城西区、三廊八片、拥河相生”的城市布局。“东城”即泰兴中心城区,以居住、商贸等三产为主;“西区”为滨江工业组团。“三廊”指如泰运河绿化景观廊道、两泰官河—羌溪河绿化景观廊道、中心城区与滨江工业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廊道。“八片”指城中片区、城西片区、城东片区、城北片区、城南片区、城区西北工业组团、城东工业园、滨江工业组团。“拥河相生”指中心城区南北以如泰运河为界,分成规模大致相当的两部分,形成南北并重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如泰运河作为城市重要景观轴线的主导地位。在明确各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近期按照重心向北转移、中部加快改造、东部快速提升、南部适度拓展、西部有序开发的思路,高标准推进重点工程的实施。实施中心城区老政府及周边地块的开发改造,同步推进文化中心广场改造、羌溪河滨公园改造、仙鹤湾风光带改造和南延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完善中心城区各项配套功能,形成中心城区文化、商业及休闲娱乐新核心;实施城市重要节点、绿地和小品的实施建设,形成城市动态交通和静态景观新的结合点;实施如泰运河以北主题文化街区、鼓楼北路两侧开发、长征路北延等重点工程,全面启动城市北区的改造建设,提升城市三产服务功能和品味,形成城市北区新中心;实施新区中兴大道东延工程,如期完成体育中心建设,同时启动相关行政、事业设施建设;实施城市南区南二环西延和江平路取直南延工程,进一步拉开道路框架,为南区启动开发建设打好基础;实施城市西区庆云寺和国防林建设,逐步改造出新。滨江工业组团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融入沿江一体化开发中,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保护性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通过老城改造、新城建设、配套完善等“点、线、面”系列工程的实施,切实完善城市各类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创造生态、人文、大气、宜居的新城市。
(二)黄桥镇:拉开新城框架,塑造红古特色。坚持“做强、做大、做优、做美、做特”的方向,加快建设新黄桥。“做强”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园区经济活力;“做大”指跳出老镇拓展新区,集中集约发展镇区;“做优”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区域辐射能力;“做美”指优化城镇空间形态,完善绿化景观系统;“做特”指挖掘历史底蕴,打造古城一体特色。近期重点实施“十路八桥”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内外环交通,形成城市新框架;结合区域供水工程,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以黄桥战役纪念地项目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景点建设,形成旅游新亮点;通过一系列三产项目的实施,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形成园区发展新动力。通过旅游产业的振兴,工业三产的拉动,真正形成双轮驱动合力,做大做强东部新城。
(三)虹桥镇:跨江联动开发,优化产业结构。在接受苏南产业转移和辐射的同时,以生态岸线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加快自身建设和功能完善。按照“一城、两轴、三组团、四版块”的布局结构发展,“一城”指虹桥新城,“两轴”指泰常路和沿江大道,“三组团”指七圩、蒋华和新市三大组团,“四版块”指以中丹等企业为首的医药版块、以鑫福造船等企业为首的船舶机械板块、通过跨江联动开发的新兴产业版块和以江心洲开发为龙头的深水港口物流版块。先期实施新城商住项目的建设,形成新城商业居住圈;启动深水港口物流版块的建设,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促成泰常过江通道建设,为跨江联动开发创造条件。
(四)五个重点镇:科学定位产业方向,重在集聚农村人口。根据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确立产业发展方向:
古溪镇:功能定位为东部产业片区重点镇,市域东北现代农业(畜禽养殖)、商贸业发达的城镇。
广陵镇:功能定位为南部产业片区重点镇,市域南部现代农业(特粮特经)、商贸发达的交通枢纽城镇。
河失镇:功能定位为连接主副中心的重要节点,现代农业、商贸物流发达的城镇。
宣堡镇:功能定位为北部产业片区重点镇,市域西北部现代农业(经济林果)、生态观光、农产品专业市场和商贸发达的城镇。
新街镇:功能定位为北部产业片区重点镇,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交易、物流集散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
加强重点镇规划建设,全面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培育成为市域范围人口集中的新载体、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优先选择合并后的老集镇中心区和有文化古迹、历史底蕴、人口较多的中心村,积极开展新社区建设,形成镇村主导型、园区推动型、村企共建型和项目带动型四种新社区。
第九节  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对城镇建设和乡村民居建设作出总体规划,全市形成中心城区—副中心—重点镇—一般镇的四级城镇等级结构,全市 6436个庄台、2812个自然村规划为791个村庄居住点。组织编制交通、供电、通讯、供水、污水处理、工业区、农田保护区、集中居住区等专项区域发展规划,形成完整的统筹发展规划体系。稳定基本农田面积,加强土地复垦开发整理,认真组织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推动各类资源有序集聚。
(二)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科学安排城乡产业发展布局,实行区域化分工,差别化发展。构建四大产业片区:东部产业片区,功能定位为全市重要的工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的生产基地、旅游业重点景区。南部产业片区,功能定位为全市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环保产业基地。西部产业片区,功能定位为沿江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生产力密集区,全国精细化工及专用化学品研发和生产基地,长江下游以港口码头和制造业为基础的重要物流基地。北部产业片区,功能定位为苏中苏北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交易、物流集散基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发展重点区域,人居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力争每年完成通居民集中居住点四级路建设150公里左右,确保全市所有规划居民集中居住点全部通客运班车,形成市、镇、村三级农村客运站点网络体系。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幅提高集镇人口集中居住水平,吸引乡村人口到集镇定居。三是加强村庄建设管理。因地制宜按规划组织实施村民建房、村庄道路、供水排水、生活垃圾、户用沼气、绿化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村庄“八乱”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一是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师资有序流动的制度、公办小学、初中就近入学制度。二是健全公民健康保障体系。建立全市联网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健全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强化婚育秩序管理,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三是加强文化体育建设。乡镇建有省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建有文化室,全面建成“农家书屋”。大力提高有线电视城乡综合入户率,加快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加强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农民体育运动。四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认真贯彻《科普法》,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城镇劳动人口、农民和公务员的科技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全民科技综合素质。
(五)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取消农村劳动者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歧视性限制,建立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基地,统筹开展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创业培训。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不断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比例和大病统筹补偿限额。逐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衔接。不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四章  现代产业协调发展
    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加快制定和实施“优势、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规模企业培育计划”等“四大计划”,实现先进制造业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新型建筑业开拓发展,着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十节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历史机遇,借助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坚持“产业业态提升、园区功能建设、企业做大做强”三大战略,促进工业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坚定不移地依靠产业业态提升促转型。积极规划并实施产业升级 “468”计划:着力培育“四大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力打造“六大特色产业园”(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虹桥新兴产业园、医药原料药科技产业园,城东环保科技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加快发展“八大特色产业集群”(减速机制造、船舶制造及设备、电子电气、油脂加工、医药及包装材料、汽摩配件、乐器制造、牛仔布织造及服装加工)。突出优先发展新兴产业。按照“五年双倍增”要求,制定鼓励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建设,支持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集中资源,集聚优势,做好“无中生有”和“放大亮点”的文章,加快形成全市经济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着力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化工、机电、医药三大优势产业的支撑作用,努力实现三大产业规模总量、创新能力、先进技术装备占比、集聚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的“五个明显提升”。加快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引导企业把技术改造、嫁接重组和品牌创建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提高传统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二)坚定不移地依靠园区功能建设促转型。以完善功能配套为主攻方向,加快“一区四园”由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由项目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变,由行政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加快提升园区配套功能。进一步加大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突出行政商务、城市配套等功能建设,以及物流、研发、信息等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承载重大项目的能力。加快提升园区产业层次。开发区加快实施“二次创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向产业链高端和高新技术领域拓展,加快新材料产业集聚,加快新能源产业龙头型重大项目开发;虹桥工业园加快集聚行业领先的医药原料药生产企业和以海洋工程装备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黄桥工业园加快环保纤维、汽摩零部件、木制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城东工业园加快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和重大项目开发;农产品加工园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的产业化经营。“一区四园”在全省同类园区中打响品牌、提升位次。同时,积极引导园区之间“飞地”开发,综合利用好招商引资的成果。要加快提升园区发展水平。“一区四园”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必须不断增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努力从偏重引资向引资、引技、引智的融合发展转型,从规模数量的外延发展向质量效益的内涵发展转型,从优惠政策驱动向综合服务功能提升转型,从同构化、低端化的产业结构向特色化、多层次布局转型,着力打造新兴产业的领跑区、新城市的样板区、新人才的集聚区和新体制的示范区。到十二五末,“一区四园”工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开发区规模超千亿,虹桥园区规模超400 亿元,农产品加工园、黄桥工业园和城东工业园分别超200亿元。
(三)坚定不移地依靠企业做大做强促转型。鼓励30强、50佳企业和20家科技型企业采取让权、让股等形式,加强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合资合作,借助外力实现企业规模的裂变扩张。引导减速机、电子接插件、乐器等企业实现兼并重组,推进资源有效配置,提高行业集中度。支持重点行业组建行业协会,促进行业内部的协调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同时,高度重视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为骨干企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力争规划期末培育百亿元规模企业2家,50-100亿元规模企业4家,10-50亿元规模企业6家,新增亿元企业80家。实现2-3家企业成功上市,创建国家级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3-4个。
第十一节  建设现代服务业高地
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30亿元左右,比“十一五”翻一番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达到42%;服务业税收年递增26%以上。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物流业。围绕建成长三角和长江中下游区域物流中心的目标,依托泰兴港区、泰兴火车站、高速道口和产业园区,有序布局综合物流园、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重点发展苏中沿江化工物流园、虹桥金属材料物流园、泰兴火车站综合物流园、市农产品加工园区物流园。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加快建设物流信息平台、转运平台。
金融业。加快引进市外商业银行到泰兴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发展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快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引导发展资本市场,鼓励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券等方式直接融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不断开拓商业保险种类和领域,逐步完善保险业市场机制。
商贸流通业。着力打造城市商圈,城市综合体和特色商贸一条街,加快发展中高档大型百货业,有序发展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和社区商业,完善流通网络,引导工商企业、专业市场开展跨国电子商务,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中心。加快建设培育专业市场,重点规划建设汽贸城、化工电子交易市场、纺织品市场、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批发市场。
科技服务业。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拓展工业设计、技术开发、信息及咨询、知识产权及认证、技术交易等科技服务业,建成泰兴市科技馆和泰兴科技门户网站。加快建设研发园和科技创业园区。以现有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为基础,力争建成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技术实力的研发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并实行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大力开发软件产品,强化软件与应用互动,规划建设软件园。组织实施“政府上网工程”,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门户网站,开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市区家庭电脑普及率,加快智能化小区建设,不断满足居民对多媒体信息服务的需求。互联网用户达4万户,“数字泰兴”初步建成。
(二)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旅游业。围绕建成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深度开发我市旅游资源,抓好黄桥、宣堡、城区、沿江四大旅游板块建设,重点打造黄桥红色和历史文化、根思国防教育、江苏古银杏森林公园、休闲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品牌。到2015年,建成3A景区3个,4A或5A景区1-2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8个以上;旅游星级宾馆、酒店10家以上,其中四星级以上酒店4-5家;旅游商品15种以上。
房地产业。正确把握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加大对房地产开发的引导力度。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支持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配合城市商圈及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引进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商场、酒店、休闲健身等商业房产。
家庭服务业。引导各种资本投资创办家庭服务企业,重点发展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家庭服务业。
住宿餐饮业。重点打造一批品牌企业,培育名菜、名点、名饮、名店,鼓励餐饮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扩大规模。
(三)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文化产业。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实施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工程,努力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加大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文化产业。大力生产文化产品,培育文化市场。
教育培训业。整合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实行互补合作,培育品牌培训学校和专业,实行培训和就业的有效结合,使培训业成为新兴服务业中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教育培训业增加值达10亿元,年递增10%以上。
服务外包产业。鼓励工业企业将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市场营销、物流、会计、咨询等非制造产业链外包给专业的相关服务业企业。建立和完善接、发包服务平台,鼓励政府、企事业单位将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和部分流程性业务发包给专业的服务供应商,扩大内需市场。
第十二节  持续发展现代农业
以建设生态、高效、外向、休闲农业为方向,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重点在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化、适度规模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取得突破,实现我市现代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采取严格措施保护耕地,确保基本农田不减少。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改造中低产田23万亩。加强河道疏浚,增强灌排能力。加大油菜机收、机种、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林牧渔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的示范推广力度,基本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形成农林牧渔生产机械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种养业为主,向种养、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转型。积极发展设施园艺、特粮特经、规模养殖、立体种养等高效品种和模式。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结构。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实行种植业和畜牧业差别化发展,打造富有特色的产业片、产业区、产业带。
(三)推动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加快农业规模化进程。通过土地流转和万顷良田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形成 “一镇一业”格局,力争建成一批省和泰州市级农业园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业标准的制定、宣传和推广应用的力度,逐步引导农业生产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建成市、乡两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网络和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壮大一批骨干型、出口创汇型、成长型重点龙头企业,形成每个主导产业均有生产基地依托、有龙头企业带动、有知名品牌销售的新格局。加快农业生态化进程。按照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养殖场粪便科学处理、达标排放率100%,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 85%以上。加快经济林和生态林同步建设。以道路、水系和农田林网“三网”为框架,以森林公园、城郊森林和村庄绿化、花卉苗木基地为嵌点,四旁树木相配套,打造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四)创新农业发展机制。继续实施农业“三项更新”工程,更加注重现代农民培育、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各类农技创新主体培育。建立健全市、镇、村(园区、基地)三级农业信息网络,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益。加快防检基础设施和动植物重大疫病预防、测报、控制、处置体系建设,提升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防控能力。大力培育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专业协会或行业协会。发挥财政投入导向作用,大力吸引“三资”投入农业。
第十三节  开拓发展新型建筑业
以产业政策为导向,紧扣经济效益中心,突出市场和现场两个重点,实施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构筑人才、技术、管理、机制四个方面的优势,加快实现传统建筑业向新型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建筑业总产值期末达到400亿元,从业人员稳定在11万人左右,职工人均年收入到2015年达 3.5万元,收入兑现率100%。
(一)全方位开拓建筑市场。通过实施“错位竞争、同位合作、降位发展”等战略,灵活多变地抢占市场;抱团出击,以集群优势开拓市场。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拓的组织程度,聚合市场资源,努力在同一市场上形成我市多个企业参与竞争、组团作战的格局,提高工程入围和中标的概率。以品牌效应开拓市场。积极争创优质工程、文明工地和科技示范工程,积极打造企业“品牌”,发挥“品牌”工程在市场开拓中的连锁效应。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获得鲁班奖2—3项,施工面积每年保持在2800万平方米以上,到2015年非房建在手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比例不低于50%;境外施工人数超1800人,累计完成营业额1.8亿美元。
(二)提升行业发展综合实力。在巩固原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改革向纵深推进,理顺产权关系,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资源整合重组,壮大企业规模,提升竞争实力;建立灵活的用工制度、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按照“扶大、扩专、控小”的原则,加大对有希望晋升资质企业的扶持和指导力度,合理配置建筑业资源,努力提高高资质企业在全市建筑业企业中的比重。力争晋升特级资质1家,一级资质4家,二级资质10家;培植产值超30 亿元以上企业1家,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创新管理方式,引导中兴公司利用特级资质的品牌优势,向大型项目管理公司和工程总承包公司过渡。
(三)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实施资本运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多形式拓展资本经营渠道。以资本为纽带,以建筑业相关产业为投资重点,以联营、参股、BT、BOT、BOO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合作承包、合作经营。引导企业沿产业链和价值链方向调整经营结构,由单纯的建筑施工向规划设计、技术研发、采购物流、维护服务等方向转变,由建筑业向一产、三产和二产的其它行业拓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岗位拔尖人才、企业领军人物。尤其注重一级建造师的培养,加快造就一批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项目经理,为我市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至2015年,拥有一级建造师200人、二级建造师 900人。鼓励一级以上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专利和专有技术。创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4-5项,每年“四新”成果应用增创经济效益2000万元以上。支持骨干企业加快信息技术人才的配备和培养,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第五章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以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切入口,大力实施“科教强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动力引擎,加紧建设区域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内外部环境,构筑人才高地,以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十四节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一)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幅度提高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的比重,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进一步成为创新需求主体、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重,建成国家级减速机质检中心、精细化学品质检中心。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重点支持中丹、济川、泰隆等综合研发能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密切关注国内外动态,攻克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到2015年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以上。
(二)提升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实施高端跨越工程,着眼国际高新技术发展前沿和方向,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技术,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攀升。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企业对自主拥有、购买、引进的专利技术等进行产业化,不断提升产业原始创新能力。到2015年,重点产业关键技术自主率达到50%以上。
(三)加快构建政产学研联盟。提高技术攻关的组织程度,更大力度推进企业与大学、与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推进扶持成果评价体系改革,引导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政府服务,进一步提高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建设水平,推动人才、技术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大力推进开放式创新。加快建立吸纳整合国外优质创新资源的新渠道、新机制,不断提高企业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鼓励企业广泛开展对外科技与合作,构建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主动介入国际分工,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支持企业通过并购、专利购买、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大力引进急需的关键技术,提高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第十五节  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
(一)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投入,引导社会投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大力培育和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鼓励发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公司、科技小额贷款、企业融资债券,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自主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科技型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拓展投融资渠道。
(二)形成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强化支持创新创业的财税政策,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推进技术入股和参与分配。提高科技中介组织服务水平,推动科技中介服务活动的市场化、社会化。
(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四大工程。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大幅提高商标注册量,到2015年,全市专利申请数保持泰州市前列,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2000件。
第十六节  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围绕创新要求,实行人才优先投入,优先发展,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到2015年,建成人才强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0万人,每万人口拥有人才达到1700人左右,人才贡献率达到46%。
(一)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领导人才、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到2015年,全市大学本科以上党政人才比例达80%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人才比例达20%,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总量相对稳定。
(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市场开拓创新能力、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加快培养一批企业自主创新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管理方面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到2015年,引进、培养和造就在全国和全省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大企业、大集团“领军人物”,分别达到5名和10名。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6000名左右,其中民营企业家600名左右,全市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2万人以上。
(三)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我市化工、医药、机电、船舶等支柱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大力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比较优势明显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平均每年引进高校毕业生3000人以上,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180名以上,其中海外人才每年引进不少于20人。培养选拔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50名左右,在泰州市有一定影响、成绩突出的拔尖人才100名左右,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6500人。到2015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0万人。
(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既掌握高超技能、又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前沿技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每年培养各类技能人才 10000名。建立技能人才成长激励机制,每两年评选一次市级有突出贡献的技术能手10名,由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物质奖励。到2015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5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1万人。
(五)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和乡村科技人员,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创业。统筹城乡就业,加强务工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将农村初、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的毕业生100%纳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范围,确保100%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8000人,其中中高级技术等级500人。
(六)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到2015年,全市科普人才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达2.5万人。
第六章  基础设施保障发展
第十七节  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一)路桥工程。新建和改造道路23条,全长约65公里,建设桥梁65座。
(二)上下水工程。适时延伸和改造供水管网,建成水质检测Ⅱ级实验室。新建日处理3万吨规模的城区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重点镇和其它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运行。
(三)人防工程。建成市人防指挥所和预备人防指挥所工程,逐步完善指挥通信设备系统。随城区扩展同步建设人防警报网。
(四)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天然气门站及母站各1座、加气站2座、高中压调气站4座、中低压调压站60座,铺设供气管360公里,发展天然气用户8.6万户。
(五)环卫工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二类以上水冲式公厕达8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100%;垃圾清运机械化率达90%。
(六)公交工程。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线路的全覆盖,以“三横(大庆路、鼓楼东西路、国庆路)三纵(江平路、鼓楼南北路、济川路)”客流走廊为主,支线公路(车站路、内环路、贻芳路等)为辅,开行10条公交线路,增加100辆公交车。积极推进客运一体化,开通镇村公交,到2015年全市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建设公交智能化调度中心,逐步构建智能交通系统。积极推广非接触式IC乘车卡,利用IC卡实现不同线路间的优惠换乘,提高公交出行的经济性和分担率。
(七)生态工程。建设仙鹤湾南延主题公园工程、如泰运河南侧滨河景观工程、振兴路北侧防护林、城区道路绿化和小区绿化工程,人均公园绿地达到9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5%以上。
(八)河防工程。在如泰运河、两泰官河、羌溪河、跃进河、郭庄中沟、三阳中沟、战备河、跃进中沟、封庄中沟等河道两岸建设防洪堤54公里,按标准新建改建防洪闸55座,规划排涝泵站22座,防洪标准提高到五十年一遇。
第十八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公路建设。配合省完成京沪高速江广段扩容改造,启动泰常过江通道的前期研究工作。全面建成沿江大道、334省道改线段、经泰兴和河失至泰州的快速通道。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农村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市域内形成东部、北部、南部三条快速干线,从而完善市域快速干线外环公路网。“十二五” 期间,共建成88公里的一级路、74公里的超二级路、39公里的二级路,全市等级公路(含村道)通车总里程达1600公里,所有重点乡镇全部通二级或超二级公路;主城区10分钟、重点镇20分钟到达高速。
(二)铁路建设。配合泰州市相关部门做好沪泰城际铁路的前期研究工作,城市发展预留好城际轨道的线位,城市和外围公路建设做好与规划客运站的衔接。开展泰州港泰兴港区铁路专用线前期研究工作。
(三)航道建设。按照五级航道标准贯通并改造如泰运河,建造沈巷航道段船闸。按照四级航道标准整治沿靖河,同步改造沿河桥梁。
(四)客货运站建设。提高枢纽客运站的规模与能力,配置完善直达客运站,合理布局城、镇客运站,推进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对已经建成验收的等级客运站推广微机联网售票,使乡镇站点同步发售本市长途客票。继续做大做强枢纽货运站,打造一批综合货运站和专业货运站,合理配置一般货运站。
(五)港口建设。确立“以港强市”战略,实施天星洲整治工程,完善沿江疏港道路、栈桥等基础设施,利用天星洲外缘深水岸线,引进战略投资者,启动公用码头群建设,建成过船、天星洲、虹桥作业区,打造泰兴自己的核心港区;实施阿贝尔化工仓储、过船港务公司码头二期、沙桐化工仓储、鑫福造船等万吨级以上码头建设,到2015年建成1-5万吨码头6座;开展东夹江综合利用可行性研究,创造条件启动项目建设。
规范和整合内河码头,保护现有内河岸线,打造“泰兴城东、泰兴城西、黄桥”三大内河作业区。同时,加强疏港通道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公路、内河集疏运设施和港口支持保障系统的建设。
第十九节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长江防洪。按照“100年一遇”堤防标准建设长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控制长江河势,确保过船及开发区坍段岸线稳定。综合利用天星洲,开发利用长江深水岸线资源。
(二)城市水利。规划泰兴城区除涝标准达到50年一遇。依据城区水系总体布局,重点整治如泰运河、羌溪河—两泰官河城区段,启动城区河网连通工程,加强城区水环境及水景观的控制建设,确保城市河道水流畅通。
(三)农村水利。在进一步完善干河、中沟等骨干水系配套建设的同时,重点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以田间渠系、沟系及小型涵、闸、站等建筑物配套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四)水资源、水生态与水环境。依托长江,在保障全市工农业生产、城乡群众生活、中心城区、城镇及乡村建设、环境用水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城乡的区域供水网络,整合自来水供水大市场,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的供水保证率与方便程度;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实施高沙土区河坡防护工程,稳步推进城区及中心镇区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与水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二十节  供电基础设施建设
(一)电源建设。2012年,新建一座220KV泰常变,本期一台主变1×240MVA,远景规模3×240MVA,新建架空线路60公里;220 KV黄桥变增容,新增一台180MVA主变;220 KV新街变新增一台180MVA主变。2015年,扩建220 KV泰常变一台主变为240MVA。
(二)高压变电站网建设。2011年,扩建110KV马甸变2#主变容量为31.5MVA;扩建110KV过船变2#主变为80MVA;扩建 110KV秦楼变2#主变为80MVA;增容110KV西郊变1#主变为80MVA;新建110KV姚王变,本期2×80MVA,远景3×80MVA,新建架空线路14公里;新建110KV元竹变,本期2×50MVA,远景3×80MVA,新建架空线路6公里。2012年,新建110KV胜利变,本期 80MVA,远景2×80MVA,新建架空线路6公里;新建110KV朝阳变,本期2×80MVA,远景3×80MVA,新建架空线路10公里。2014 年,扩建110KV蒋华变一台主变为63MVA。2015年,新建城中变,本期2×80MVA,远景3×80MVA.,新建架空线路14公里。
在建设上述项目的基础上,制定专项规划配套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建设相匹配的中低压配电网,调整建设高压电力廊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第二十一节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现电信、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络的“三网融合”。建成以光缆、基础网络为依托,以高速传输宽带为纽带,以高速交换为手段的新一代宽带网络;各专业网、纵向网成为各专业部门的业务支撑,基本形成网络互通、高速安全、功能完备、业务门类齐全的宽带传输通信网络环境;大力发展以光纤接入为主的大容量接入网,推行光纤、WDM波长、3G、155MB/S、2MR/S等多种网元的各类业务;建设大容量高可靠性的IP网络,汇聚和承载多种业务和各类宽、窄带应用;城域网、驻地网要覆盖所有小区,所有固定电话用户都能方便地通过ADSL方式接入宽带;在全面推行数字电视节目基础上,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购物、视频点播等多种多媒体业务;大力推进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网络信息体系和安全保密设施建设。
第七章  绿色环保持续发展
第二十二节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化水平。努力转变用地方式,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工业用地产出效率。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农村中心社区建设、万顷良田项目建设,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推进规模适度经营,扩大集聚效应。确保建设用地的同时,全市耕地保有量期末不低于 108.5万亩。
(二)减少资源消耗。大力推进节水技术进步,改革水资源管理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鼓励生产和利用环境友好型和再生型材料,提高原材料节约利用水平。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健全完善倒逼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全力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继续组织开展耗能大户企业节能行动,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进“绿色能源县”建设,积极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推进绿色能源县建设。贯彻实施《江苏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大力推广散装水泥、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逐步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大力推进全社会资源节约,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到2015年,万元GDP能耗下降18%左右。
(三)建立资源节约有效机制。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土地、岸线、水、矿产等重要资源,充分运用市场、法律、行政手段,完善倒逼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进资源节约的理念和行动从生产向生活、从经济向社会的全方位覆盖和渗透。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的预测预警和监控分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监控和市场准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理顺水、电、气价格,逐步建立起阶梯价格和差别价格体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节能降耗减排。
第二十三节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一)加强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把发展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化工、机械、纺织、交通、建筑、农业等重点行业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进低碳技术向传统产业扩散和应用。推进能源清洁利用技术、低碳建筑设计和建造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加快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建设,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循环型社会。大力支持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通过工业布局调整,以物质流或能量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以企业之间、产业之间、产品之间的循环建设为主要途径,以化工、建材、食品等废弃物多、污染较重的行业作为重点,引导不同产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培育和发展全社会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体系,降低工业集聚引致的环境负面效应。
(三)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实施力度,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方案,按照绿色产品的要求加快升级换代,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资源利用和生态影响最小化。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它绿色认证。重点推进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设备,建成一批资源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企业,建设一批“零排放”企业。到2015年,力争全市重污染及重金属污染企业全部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达30家以上。
(四)倡导低碳消费方式。加强低碳理念的普及与推广,引导消费者牢固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加快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型,以低碳绿色消费引领低碳绿色发展,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消费、循环消费、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倡导理性消费与清洁消费,引导消费者正确购物和环境友好地消费,减少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发生。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增强全民低碳意识,养成节能减排的生活习惯。
第二十四节  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一)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通过调水、驳岸、清淤和河岸综合整治等工程措施,重构城市内河水生态系统,修复城市内河生态功能,基本消除城市内河“黑臭”现象。大力实施以“六清六建”和“三清一绿”为重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积极推广生态养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率达 100%。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示范县建设,2012年前实现露天禁烧秸秆,到2015年秸秆经综合利用率达95%左右。减少化肥、农药和农膜使用,推广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加大工作力度,2015年前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开展生态工业园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80%以上的乡镇创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
(二)提升绿色泰兴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千方百计挖掘植树造林潜力,突出抓好沿江、沿河、沿路生态防护林和农田林网建设。重视经济开发区和城东工业园区周围宽幅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积极推行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等群众创建活动,到2015年,力争全市50%以上的社区建成绿色人居环境社区,60%以上的学校建成绿色学校;新造林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
(三)有效防治各类废弃物污染。加强对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推进废渣、废水、废气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大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的企业实施烟气脱硫、脱硝改造力度。强化对汽车尾气、建筑扬尘等管理。重视和解决重金属、核辐射、电磁辐射、电子垃圾、有机毒物等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合理布局和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加快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提高中水回用比例。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规范生活垃圾处理措施,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到2015年城镇和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8%和85%。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建立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管体系。到2015年,万元GDP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分别控制在3千克与4.8千克以内;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达90%以上。
(四)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实施生态空间管理制,严格保障生态用地,对列入省生态功能区的长江重要湿地和古溪镇刁网特殊生态产业区、省级银杏科技示范园特殊生态产业区、黄桥镇刘陈特殊生态产业区、泰兴北部银杏生态园特殊生态产业区等4个特殊生态产业区,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实施限制(禁止)性开发。继续加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黄桥古镇的保护和建设。
(五)强化生态环境管理。加快全市生态环境监控平台建设,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控能力。增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加强环境监察、监测、宣教、信息、应急标准化建设。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实行优惠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经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
第八章  关注民生和谐发展  
第二十五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依法建立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财政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确保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标准。进一步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力度,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路径,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把职业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走以就业为导向、专业对路、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新路子。加快完善在职教育培训体系,创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按照资源充足、布点合理、建设达标的原则,改造升级老园,高标准建设新园,并建立健全“县极统筹、县乡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扎实推进教育公平。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想方设法将人力、财力、物力向薄弱学校倾斜,切实解决择校热问题,落实困难群体就学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别,使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充分享有同等优质的教育。
第二十六节  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公共服务网络,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加大疾病预防、应急救治、采供血等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逐步将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饮水卫生、卫生应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全民健康电子档案,强化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二)强化基层医疗保障服务。巩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强社区公共服务、初级诊疗、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等功能。在重点支持人民医院、中医院、二院、虹桥新城医院和中心卫生院建设的基础上,完成所有乡镇卫生院的达标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内涵。推行主动上门服务和综合健康管理。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三)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合理调整公立医院布局结构,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统筹医疗资源配置,理顺政府与公立医院的权责关系。改革管理体制,确保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提高服务水平。改革运行机制,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深化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改革补偿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改革监管机制,所有医疗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监管。
(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继续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卫生镇村活动,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功,建成国家卫生镇1个,省卫生镇3-5个,省级卫生村 20个、市级卫生村30个;继续开展除害防病工作,使“四害”密度始终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监督达100%。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农村卫生户厕的普及率达到90%。
(五)提升优生优育水平。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体系,为育龄群众提供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确保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率保持在 90%以上;坚持计划生育政府,保持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并力争控制在2‰ 以内;开展等级妇幼保健所、规范化妇幼保健门诊和合格产科创建,力争两年内妇幼保健所通过等级妇幼保健所评审,规范化妇幼保健门诊达标率100%;全面实施重大公共卫生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坚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偏高走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六)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推进城乡社区和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建成新体育中心。充分利用城镇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辟体育健身设施,扩大体育设施开放程度,打造推广泰兴特色全民健身项目,健全社会化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扩大体育人口比例。到2015 年,力争万人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2万平方米。办好市第六届运动会,构建竞技体育良性发展机制;参加省十八届运动会,实现奖牌新突破。
第二十七节  推进文化泰兴建设
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核心,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升人文生产力,建设“文化泰兴”。
(一)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推进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做到关爱弱势群体、志愿奉献社会。推进企业责任感建设,营造企业自觉遵守商业道德、实施生产安全、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良好风气。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修身律已、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加强网吧、舞厅等特殊场所管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建成图书馆、名人馆、博物馆、城市规划展示馆、仙鹤湾历史文化走廊、宝塔湾“佛教”文化基地、北二环主题文化街区等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强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建设,巩固和完善市、乡(镇)、村三级文化网络。到2015年,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800平方米。进一步加大文物资源保护力度,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切实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加大对民族民间音乐、戏剧、舞蹈、美术、曲艺艺术资源的开发和传播。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鼓励兴办老年少儿文化事业,积极推进企业、学校等各类文化设施的对外开放,免费向老年人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市文广中心,完成广播电视系统从模拟向数字转变,实现有线广播电视户户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做好党史、地方志和年鉴编纂工作。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泰兴传统文化为支撑,推进文化产业特色发展。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相交融,与教育、体育、旅游、休闲等产业相嫁接,与科技创新、工业设计、城市建设等活动相结合,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制定鼓励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娱乐业、演出业、艺术培训业、广告业、会展业、印刷业、信息业及革命纪念地旅游业,扶持有优势、有潜力的重点文化企业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富有活力、形态多样的文化产业集群。
第二十八节  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一)稳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政府对就业工作的引导,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的机制,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服务业;保持第二产业就业份额稳中有升,在发展资本密集、高技术制造业的同时,兼顾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鼓励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自主择业。建立健全失业评估和失业预警机制。确保“十二五”期间新增就业4万人。
    (二)鼓励支持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创业贷款、创业补贴等鼓励创业的政策,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建立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加强创业服务,创建一批示范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对创业者劳动成果和合法权益保护。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增创业8万人。
    (三)帮助重点人群就业。积极促进青年就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就业服务和政策支持,畅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中小企业和自主创业的就业渠道。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家庭等城乡困难群体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就业援助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全市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针对不同群体就业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针对性的培训。积极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交流搭建平台,促进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增强就业的稳定性。规范发展各类职业中介服务。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近就业,基本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由流动。
    (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进一步强化工时、定额等劳动标准管理,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指导督促企业增强劳动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规范用工行为,改善劳动条件,落实人文关怀。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特别是一线职工、劳务派遣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九节  着力提高居民收入
(一)切实提高劳动者报酬。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扶贫标准,最低工资增长幅度不低于全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加快建立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增长而增长、最低生活保障随物价指数增长而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覆盖面,继续落实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引导企业合理进行工资分配。引导职工参与再培训和再学习,增加个人就业技能,全面提高获取更高劳动报酬的能力。到2015年,劳动者报酬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
    (二)调节优化二次分配。加强个人所得税收征管,调节过高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社会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加大镇村转移支付力度,普遍增加城乡居民社会福利。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第三十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及个私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社会保障制度。高度重视对低收入、未就业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重点推进困难企业退休人员、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做好断保人员续保工作,建立起规范、完善、全覆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合理衔接。加快实现城镇医保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管理并轨、政策接轨”,建立相互衔接、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体系,建立与城镇最低生活标准挂钩的失业保险待遇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健全集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工伤保险制度。加大对特殊群体参保的扶持力度,优先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问题。
    (三)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结合工资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逐步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正常调整机制。推进社会化养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行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的居民医疗保险门诊医疗费用统筹,稳步提高住院、重大疾病保障支付水平。
(四)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建立廉租房、租售并举、经适房、公共租屋、限价房五级住房保障制度。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宅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达到住房土地供应总量的70%以上。力争“十二五”期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平方米,保障性住房面积累计达到18万平方米。
(五)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医疗、住房、重残、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重点发展老年福利、残疾人福利、教育福利、医疗福利、计划生育家庭福利和住房福利等。进一步保障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住房和各项抚恤补助待遇。积极发挥慈善总会等公益性基金会组织的示范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慈善和公益事业。
    (六)关注重点人群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妇女广泛参与经济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权利。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尊重和保护儿童的人格尊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整合社会资源和各方面力量,努力为青少年发展提供社会支持。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将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和水平。
第三十一节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一)深入推进平安泰兴建设。深化平安泰兴建设活动,努力建设一个基础更牢、水平更高、覆盖面更广、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泰兴,确保全市持续平安稳定。加强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提升治安防范水平。加强现代警务指挥体系建设,增强 110接警和反应能力。完善网络综合管理和防控体系,提高管理虚拟社会的水平。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开展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党管武装建设,不断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水平;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深化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认真抓好人防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全市防护能力。
    (二)提升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制定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应急预案,加强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专业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抗击危机、防灾减灾的能力,切实维护公共安全。
    (三)切实保障安全生产。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强化安全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与监督管理,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加强道路交通、消防等公共安全监管,提升消防保障能力。确保“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
    (四)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积极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食品生产营销链的全过程安全管理,真正确保食品安全。完善药品供应体系,规范药品的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秩序,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大力推进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切实保障用药安全。
第九章  改革开放推动发展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在更高起点上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拓展国际市场和加强国际合作为着力点,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第三十二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政府、市场、企业和中介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政府社会治安、公共应急等能力建设,提高科教文卫、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水平。合理匹配市镇两级政府事权和财力,增强有效履职的能力。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按照市场化方向加快区域性行业协会建设。
    (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跨部门统一互联的电子政务平台,积极推行网上办公。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与资源共享。推行现代行政管理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意识。明确行政执法权限,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探索建立决策责任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
    (四)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完善农业服务、综合交通协调、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体制机制。探索重点镇行政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创造条件推进黄桥撤镇设市,扩大管理权限,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制定差别化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研究建立差别化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第三十三节  深化财政金融投资体制改革
    (一)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完整、结构优化、有机衔接、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制定并实施新一轮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分配关系,进一步明确市乡两级政府财权、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全市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改革公共服务事业单位财政经费支出方式,由按“人”供给,改为按“事”供给。完善非税收入收支脱钩改革、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全面实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完善和规范转移支付行为,强化乡镇财政管理,深化乡财市管改革。
    (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竞争有序、安全稳健、多元协调的金融组织体系,推进金融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发展各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引进金融企业,推进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建设,满足农村发展需要。
(三)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拓展多元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收费项目,逐步实行审批管理“零收费”制度。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健全规范核准制和备案制,提高审批效率。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和公示制,开展项目后评价。
第三十四节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一)推动市场一体化。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建立有利于人才交流的户籍、住房、教育、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制度。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合作,加快金融机构经营创新。推进中介组织的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加强多层次中介组织网络建设,鼓励发展人力资源中介、科技中介、金融中介、实物中介和服务中介,不断满足市场需要。
    (二)扩大非公企业发展空间。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制度创新,积极发展股份制经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并购重组,推动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经济的融合,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加强劳动合同、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三)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实施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工程,加快推进企业上市,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促进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增强发展后劲。力争“十二五”期间上市公司3家,上市融资15亿元左右,吸收30家企业进入上市资源库。建立政策性担保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发展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互助性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撑。
    (四)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清理和修订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法规和政策,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竞争秩序。清理整顿对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加强价格监管,坚决反对价格垄断。制止价格欺诈、价格歧视、低价倾销牟取暴利等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活动。加强区域信用体系建设,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等信用记录为重点,推进社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规范信用服务行业发展,开展联合监督管理,构建“信用泰兴”。
第三十五节  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一)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社区和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调动居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和社区共同利益。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提高公民法治意识。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和司法权威。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
    (二)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建立公平规范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渠道畅通的诉求表达机制,关注网络民意,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形成有效的对话和协商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和相互整合。
第三十六节  对外开放与合作
    (一)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支持外资以并购、参股、再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企业改组改造。大力引进各类产业发展基金。坚持引资与引智、引技并举,更加注重引进技术、管理、人才和研发机构,逐步实现由引进资金向引进全要素转变。着力提高新兴产业外资比重、大项目外资比重和跨国公司外资比重。鼓励外资企业在泰兴设立研发中心、销售机构,支持市内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扩大溢出效应。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0亿美元以上,超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累计达到50个左右,投资在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达10-15个,新兴产业及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占全市比重达20%以上。
    (二)提升对外贸易水平。优化出口市场和产品结构,努力扩大一般贸易,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延长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着力培植出口骨干和龙头企业,积极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断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一般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达15%。鼓励进口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品提档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实现由“以市场换技术、换资金”向 “以投资换市场、换资源”的战略转移,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全市成熟产业向境外扩散。逐步建立“走出去”支持服务平台,支持企业采用境外投资并购、境外工程投标、境外上市等方式“走出去”。
    (四)建立风险防范和管理体系。加强对出口企业国际贸易规则的教育、宣传和培训,大力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建立符合我市市情的出口预警机制。对我市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及重点出口市场建立公平贸易联系点和风险监测点,定期沟通,加强预警。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行业中介组织、企业“相互联动”的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机制。
第十章  规划组织实施
本规划是对全市“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谋划,是未来五年指导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制定其他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基本依据,是政府制定就业、保障、财政、投资、产业等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依据。本规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各乡镇、园区、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三十七节  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
(一)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着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将发展模式从“十一五”时期注重投资拉动向投资和创新双轮驱动转变。重点优化投资结构,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对高效规模农业投入;高度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鼓励民间投资。
(二)提高经济组织水平。把握政策方向,强化增量导向、科技导向、集约导向和民生导向,进一步制订和落实扶持企业发展、创业的各项政策,提升经济调节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协调市场主体利益、提高市场配置效率的功能。加大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力度,采取挂钩、蹲点和定期上门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
(三)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分区。制订一系列配套政策推动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格局。在财政政策上,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加入主体功能区因素,加大对适度开发区域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该区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在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上,区别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明确不同的支持方向,实行有保有压。土地政策上,在优化开发区域,严格限制建设用地数量的增加,着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在重点开发区域,适当扩大生产和生活用地的规模,保障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引导产业集中集群发展;在适度开发区域,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扩大,支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优势特色产业用地,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对各级干部实行科学的绩效评价。在优化开发区域,实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先的绩效评价,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的评价,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招商引资、出口等的评价。在重点开发区域,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综合评价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突出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方面的考核。在适度开发区域,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要强化对现代农业、生态保护、集镇和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弱化对工业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考核。
第三十八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一)健全规划体系。完善科技、教育、卫生、产业、交通、环保等重点专项规划,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形成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统一完整的规划体系。
    (二)落实规划内容。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领导机制及市领导挂钩责任机制和各乡镇、园区、部门间的联动协作机制,共同推进规划的实施。市政府将把“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逐条分解到年度,落实到部门,以年度计划的执行来推动五年规划的实施,以部门任务的完成来保证总体规划的推进。
(三)做好规划宣传。本规划一经批准,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形式、多角度地宣传“十二五”规划,充分展示规划的内容,使本规划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规划、自觉参与和监督规划实施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跟踪监测。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对规划实施情况和各部门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特别要加强对重要发展目标和难点目标的监测,对战略重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对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并定期向市政府汇报,必要时由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当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社会发展与规划目标发生较大偏离时,市政府将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五)实施中期评估。市政府将于“十二五”中期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主要评估重要目标的完成情况、战略重点的实施情况、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提出对策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 V>区域范围:古溪镇、广陵镇、河失镇、宣堡镇、元竹镇、分界镇、根思乡、曲霞镇、珊瑚镇、张桥镇。

功能定位:全市农产品供给的重要保障区,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生态功能维护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发展方向:不再扩大现有工业集中区面积,利用现有存量建设用地,适度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经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手工业和旅游商贸等服务业;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按照自觉、自愿、平稳的原则,引导人口向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转移,减少农村常住人口数量,减少农村生活空间,适当增加生态空间。到2015年,保持建设空间、农业和生态空间的基本稳定,人口占全市的比例明显下降,建设用地比重不突破现状,森林覆盖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四)禁止开发区域
区域范围:饮用水源保护区、银杏森林公园、江心洲洲头洲尾。
功能定位: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文化保护价值的自然区域。
发展方向: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生态环保功能的开发活动,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成为全市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
第八节  构筑城镇化载体
加快泰兴主城区、黄桥、虹桥三城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五个重点镇建设,形成“一体两翼五卫星”的格局,做强做优城镇化载体。
(一)泰兴主城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按照 “完善旧区、发展新区、连接滨江工业组团”的方向发展, 形成“东城西区、三廊八片、拥河相生”的城市布局。“东城”即泰兴中心城区,以居住、商贸等三产为主;“西区”为滨江工业组团。“三廊”指如泰运河绿化景观廊道、两泰官河—羌溪河绿化景观廊道、中心城区与滨江工业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廊道。“八片”指城中片区、城西片区、城东片区、城北片区、城南片区、城区西北工业组团、城东工业园、滨江工业组团。“拥河相生”指中心城区南北以如泰运河为界,分成规模大致相当的两部分,形成南北并重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如泰运河作为城市重要景观轴线的主导地位。在明确各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近期按照重心向北转移、中部加快改造、东部快速提升、南部适度拓展、西部有序开发的思路,高标准推进重点工程的实施。实施中心城区老政府及周边地块的开发改造,同步推进文化中心广场改造、羌溪河滨公园改造、仙鹤湾风光带改造和南延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完善中心城区各项配套功能,形成中心城区文化、商业及休闲娱乐新核心;实施城市重要节点、绿地和小品的实施建设,形成城市动态交通和静态景观新的结合点;实施如泰运河以北主题文化街区、鼓楼北路两侧开发、长征路北延等重点工程,全面启动城市北区的改造建设,提升城市三产服务功能和品味,形成城市北区新中心;实施新区中兴大道东延工程,如期完成体育中心建设,同时启动相关行政、事业设施建设;实施城市南区南二环西延和江平路取直南延工程,进一步拉开道路框架,为南区启动开发建设打好基础;实施城市西区庆云寺和国防林建设,逐步改造出新。滨江工业组团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融入沿江一体化开发中,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保护性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通过老城改造、新城建设、配套完善等“点、线、面”系列工程的实施,切实完善城市各类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创造生态、人文、大气、宜居的新城市。
(二)黄桥镇:拉开新城框架,塑造红古特色。坚持“做强、做大、做优、做美、做特”的方向,加快建设新黄桥。“做强”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园区经济活力;“做大”指跳出老镇拓展新区,集中集约发展镇区;“做优”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区域辐射能力;“做美”指优化城镇空间形态,完善绿化景观系统;“做特”指挖掘历史底蕴,打造古城一体特色。近期重点实施“十路八桥”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内外环交通,形成城市新框架;结合区域供水工程,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以黄桥战役纪念地项目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景点建设,形成旅游新亮点;通过一系列三产项目的实施,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形成园区发展新动力。通过旅游产业的振兴,工业三产的拉动,真正形成双轮驱动合力,做大做强东部新城。
(三)虹桥镇:跨江联动开发,优化产业结构。在接受苏南产业转移和辐射的同时,以生态岸线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加快自身建设和功能完善。按照“一城、两轴、三组团、四版块”的布局结构发展,“一城”指虹桥新城,“两轴”指泰常路和沿江大道,“三组团”指七圩、蒋华和新市三大组团,“四版块”指以中丹等企业为首的医药版块、以鑫福造船等企业为首的船舶机械板块、通过跨江联动开发的新兴产业版块和以江心洲开发为龙头的深水港口物流版块。先期实施新城商住项目的建设,形成新城商业居住圈;启动深水港口物流版块的建设,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促成泰常过江通道建设,为跨江联动开发创造条件。
(四)五个重点镇:科学定位产业方向,重在集聚农村人口。根据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确立产业发展方向:
古溪镇:功能定位为东部产业片区重点镇,市域东北现代农业(畜禽养殖)、商贸业发达的城镇。
广陵镇:功能定位为南部产业片区重点镇,市域南部现代农业(特粮特经)、商贸发达的交通枢纽城镇。
河失镇:功能定位为连接主副中心的重要节点,现代农业、商贸物流发达的城镇。
宣堡镇:功能定位为北部产业片区重点镇,市域西北部现代农业(经济林果)、生态观光、农产品专业市场和商贸发达的城镇。
新街镇:功能定位为北部产业片区重点镇,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交易、物流集散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
加强重点镇规划建设,全面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培育成为市域范围人口集中的新载体、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优先选择合并后的老集镇中心区和有文化古迹、历史底蕴、人口较多的中心村,积极开展新社区建设,形成镇村主导型、园区推动型、村企共建型和项目带动型四种新社区。
第九节  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对城镇建设和乡村民居建设作出总体规划,全市形成中心城区—副中心—重点镇—一般镇的四级城镇等级结构,全市 6436个庄台、2812个自然村规划为791个村庄居住点。组织编制交通、供电、通讯、供水、污水处理、工业区、农田保护区、集中居住区等专项区域发展规划,形成完整的统筹发展规划体系。稳定基本农田面积,加强土地复垦开发整理,认真组织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推动各类资源有序集聚。
(二)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科学安排城乡产业发展布局,实行区域化分工,差别化发展。构建四大产业片区:东部产业片区,功能定位为全市重要的工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的生产基地、旅游业重点景区。南部产业片区,功能定位为全市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环保产业基地。西部产业片区,功能定位为沿江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生产力密集区,全国精细化工及专用化学品研发和生产基地,长江下游以港口码头和制造业为基础的重要物流基地。北部产业片区,功能定位为苏中苏北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交易、物流集散基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发展重点区域,人居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力争每年完成通居民集中居住点四级路建设150公里左右,确保全市所有规划居民集中居住点全部通客运班车,形成市、镇、村三级农村客运站点网络体系。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幅提高集镇人口集中居住水平,吸引乡村人口到集镇定居。三是加强村庄建设管理。因地制宜按规划组织实施村民建房、村庄道路、供水排水、生活垃圾、户用沼气、绿化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村庄“八乱”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一是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师资有序流动的制度、公办小学、初中就近入学制度。二是健全公民健康保障体系。建立全市联网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健全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强化婚育秩序管理,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三是加强文化体育建设。乡镇建有省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建有文化室,全面建成“农家书屋”。大力提高有线电视城乡综合入户率,加快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加强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农民体育运动。四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认真贯彻《科普法》,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城镇劳动人口、农民和公务员的科技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全民科技综合素质。
(五)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取消农村劳动者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歧视性限制,建立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基地,统筹开展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创业培训。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不断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比例和大病统筹补偿限额。逐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衔接。不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四章  现代产业协调发展
    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加快制定和实施“优势、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规模企业培育计划”等“四大计划”,实现先进制造业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新型建筑业开拓发展,着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十节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历史机遇,借助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坚持“产业业态提升、园区功能建设、企业做大做强”三大战略,促进工业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坚定不移地依靠产业业态提升促转型。积极规划并实施产业升级 “468”计划:着力培育“四大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力打造“六大特色产业园”(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虹桥新兴产业园、医药原料药科技产业园,城东环保科技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加快发展“八大特色产业集群”(减速机制造、船舶制造及设备、电子电气、油脂加工、医药及包装材料、汽摩配件、乐器制造、牛仔布织造及服装加工)。突出优先发展新兴产业。按照“五年双倍增”要求,制定鼓励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建设,支持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集中资源,集聚优势,做好“无中生有”和“放大亮点”的文章,加快形成全市经济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着力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化工、机电、医药三大优势产业的支撑作用,努力实现三大产业规模总量、创新能力、先进技术装备占比、集聚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的“五个明显提升”。加快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引导企业把技术改造、嫁接重组和品牌创建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提高传统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二)坚定不移地依靠园区功能建设促转型。以完善功能配套为主攻方向,加快“一区四园”由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由项目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变,由行政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加快提升园区配套功能。进一步加大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突出行政商务、城市配套等功能建设,以及物流、研发、信息等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承载重大项目的能力。加快提升园区产业层次。开发区加快实施“二次创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向产业链高端和高新技术领域拓展,加快新材料产业集聚,加快新能源产业龙头型重大项目开发;虹桥工业园加快集聚行业领先的医药原料药生产企业和以海洋工程装备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黄桥工业园加快环保纤维、汽摩零部件、木制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城东工业园加快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和重大项目开发;农产品加工园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的产业化经营。“一区四园”在全省同类园区中打响品牌、提升位次。同时,积极引导园区之间“飞地”开发,综合利用好招商引资的成果。要加快提升园区发展水平。“一区四园”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必须不断增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努力从偏重引资向引资、引技、引智的融合发展转型,从规模数量的外延发展向质量效益的内涵发展转型,从优惠政策驱动向综合服务功能提升转型,从同构化、低端化的产业结构向特色化、多层次布局转型,着力打造新兴产业的领跑区、新城市的样板区、新人才的集聚区和新体制的示范区。到十二五末,“一区四园”工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开发区规模超千亿,虹桥园区规模超400 亿元,农产品加工园、黄桥工业园和城东工业园分别超200亿元。
(三)坚定不移地依靠企业做大做强促转型。鼓励30强、50佳企业和20家科技型企业采取让权、让股等形式,加强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合资合作,借助外力实现企业规模的裂变扩张。引导减速机、电子接插件、乐器等企业实现兼并重组,推进资源有效配置,提高行业集中度。支持重点行业组建行业协会,促进行业内部的协调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同时,高度重视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为骨干企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力争规划期末培育百亿元规模企业2家,50-100亿元规模企业4家,10-50亿元规模企业6家,新增亿元企业80家。实现2-3家企业成功上市,创建国家级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3-4个。
第十一节  建设现代服务业高地
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30亿元左右,比“十一五”翻一番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达到42%;服务业税收年递增26%以上。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物流业。围绕建成长三角和长江中下游区域物流中心的目标,依托泰兴港区、泰兴火车站、高速道口和产业园区,有序布局综合物流园、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重点发展苏中沿江化工物流园、虹桥金属材料物流园、泰兴火车站综合物流园、市农产品加工园区物流园。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加快建设物流信息平台、转运平台。
金融业。加快引进市外商业银行到泰兴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发展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快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引导发展资本市场,鼓励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券等方式直接融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不断开拓商业保险种类和领域,逐步完善保险业市场机制。
商贸流通业。着力打造城市商圈,城市综合体和特色商贸一条街,加快发展中高档大型百货业,有序发展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和社区商业,完善流通网络,引导工商企业、专业市场开展跨国电子商务,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中心。加快建设培育专业市场,重点规划建设汽贸城、化工电子交易市场、纺织品市场、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批发市场。
科技服务业。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拓展工业设计、技术开发、信息及咨询、知识产权及认证、技术交易等科技服务业,建成泰兴市科技馆和泰兴科技门户网站。加快建设研发园和科技创业园区。以现有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为基础,力争建成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技术实力的研发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并实行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大力开发软件产品,强化软件与应用互动,规划建设软件园。组织实施“政府上网工程”,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门户网站,开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市区家庭电脑普及率,加快智能化小区建设,不断满足居民对多媒体信息服务的需求。互联网用户达4万户,“数字泰兴”初步建成。
(二)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旅游业。围绕建成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深度开发我市旅游资源,抓好黄桥、宣堡、城区、沿江四大旅游板块建设,重点打造黄桥红色和历史文化、根思国防教育、江苏古银杏森林公园、休闲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品牌。到2015年,建成3A景区3个,4A或5A景区1-2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8个以上;旅游星级宾馆、酒店10家以上,其中四星级以上酒店4-5家;旅游商品15种以上。
房地产业。正确把握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加大对房地产开发的引导力度。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支持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配合城市商圈及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引进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商场、酒店、休闲健身等商业房产。
家庭服务业。引导各种资本投资创办家庭服务企业,重点发展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家庭服务业。
住宿餐饮业。重点打造一批品牌企业,培育名菜、名点、名饮、名店,鼓励餐饮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扩大规模。
(三)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文化产业。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实施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工程,努力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加大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文化产业。大力生产文化产品,培育文化市场。
教育培训业。整合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实行互补合作,培育品牌培训学校和专业,实行培训和就业的有效结合,使培训业成为新兴服务业中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教育培训业增加值达10亿元,年递增10%以上。
服务外包产业。鼓励工业企业将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市场营销、物流、会计、咨询等非制造产业链外包给专业的相关服务业企业。建立和完善接、发包服务平台,鼓励政府、企事业单位将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和部分流程性业务发包给专业的服务供应商,扩大内需市场。
第十二节  持续发展现代农业
以建设生态、高效、外向、休闲农业为方向,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重点在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化、适度规模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取得突破,实现我市现代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采取严格措施保护耕地,确保基本农田不减少。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改造中低产田23万亩。加强河道疏浚,增强灌排能力。加大油菜机收、机种、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林牧渔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的示范推广力度,基本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形成农林牧渔生产机械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种养业为主,向种养、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转型。积极发展设施园艺、特粮特经、规模养殖、立体种养等高效品种和模式。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结构。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实行种植业和畜牧业差别化发展,打造富有特色的产业片、产业区、产业带。
(三)推动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加快农业规模化进程。通过土地流转和万顷良田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形成 “一镇一业”格局,力争建成一批省和泰州市级农业园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业标准的制定、宣传和推广应用的力度,逐步引导农业生产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建成市、乡两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网络和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壮大一批骨干型、出口创汇型、成长型重点龙头企业,形成每个主导产业均有生产基地依托、有龙头企业带动、有知名品牌销售的新格局。加快农业生态化进程。按照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养殖场粪便科学处理、达标排放率100%,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 85%以上。加快经济林和生态林同步建设。以道路、水系和农田林网“三网”为框架,以森林公园、城郊森林和村庄绿化、花卉苗木基地为嵌点,四旁树木相配套,打造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四)创新农业发展机制。继续实施农业“三项更新”工程,更加注重现代农民培育、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各类农技创新主体培育。建立健全市、镇、村(园区、基地)三级农业信息网络,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益。加快防检基础设施和动植物重大疫病预防、测报、控制、处置体系建设,提升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防控能力。大力培育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专业协会或行业协会。发挥财政投入导向作用,大力吸引“三资”投入农业。
第十三节  开拓发展新型建筑业
以产业政策为导向,紧扣经济效益中心,突出市场和现场两个重点,实施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构筑人才、技术、管理、机制四个方面的优势,加快实现传统建筑业向新型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建筑业总产值期末达到400亿元,从业人员稳定在11万人左右,职工人均年收入到2015年达 3.5万元,收入兑现率100%。
(一)全方位开拓建筑市场。通过实施“错位竞争、同位合作、降位发展”等战略,灵活多变地抢占市场;抱团出击,以集群优势开拓市场。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拓的组织程度,聚合市场资源,努力在同一市场上形成我市多个企业参与竞争、组团作战的格局,提高工程入围和中标的概率。以品牌效应开拓市场。积极争创优质工程、文明工地和科技示范工程,积极打造企业“品牌”,发挥“品牌”工程在市场开拓中的连锁效应。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获得鲁班奖2—3项,施工面积每年保持在2800万平方米以上,到2015年非房建在手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比例不低于50%;境外施工人数超1800人,累计完成营业额1.8亿美元。
(二)提升行业发展综合实力。在巩固原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改革向纵深推进,理顺产权关系,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资源整合重组,壮大企业规模,提升竞争实力;建立灵活的用工制度、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按照“扶大、扩专、控小”的原则,加大对有希望晋升资质企业的扶持和指导力度,合理配置建筑业资源,努力提高高资质企业在全市建筑业企业中的比重。力争晋升特级资质1家,一级资质4家,二级资质10家;培植产值超30 亿元以上企业1家,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创新管理方式,引导中兴公司利用特级资质的品牌优势,向大型项目管理公司和工程总承包公司过渡。
(三)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实施资本运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多形式拓展资本经营渠道。以资本为纽带,以建筑业相关产业为投资重点,以联营、参股、BT、BOT、BOO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合作承包、合作经营。引导企业沿产业链和价值链方向调整经营结构,由单纯的建筑施工向规划设计、技术研发、采购物流、维护服务等方向转变,由建筑业向一产、三产和二产的其它行业拓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岗位拔尖人才、企业领军人物。尤其注重一级建造师的培养,加快造就一批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项目经理,为我市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至2015年,拥有一级建造师200人、二级建造师 900人。鼓励一级以上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专利和专有技术。创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4-5项,每年“四新”成果应用增创经济效益2000万元以上。支持骨干企业加快信息技术人才的配备和培养,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第五章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以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切入口,大力实施“科教强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动力引擎,加紧建设区域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内外部环境,构筑人才高地,以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十四节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一)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幅度提高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的比重,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进一步成为创新需求主体、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重,建成国家级减速机质检中心、精细化学品质检中心。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重点支持中丹、济川、泰隆等综合研发能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密切关注国内外动态,攻克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到2015年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以上。
(二)提升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实施高端跨越工程,着眼国际高新技术发展前沿和方向,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技术,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攀升。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企业对自主拥有、购买、引进的专利技术等进行产业化,不断提升产业原始创新能力。到2015年,重点产业关键技术自主率达到50%以上。
(三)加快构建政产学研联盟。提高技术攻关的组织程度,更大力度推进企业与大学、与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推进扶持成果评价体系改革,引导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政府服务,进一步提高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建设水平,推动人才、技术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大力推进开放式创新。加快建立吸纳整合国外优质创新资源的新渠道、新机制,不断提高企业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鼓励企业广泛开展对外科技与合作,构建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主动介入国际分工,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支持企业通过并购、专利购买、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大力引进急需的关键技术,提高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第十五节  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
(一)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投入,引导社会投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大力培育和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鼓励发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公司、科技小额贷款、企业融资债券,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自主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科技型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拓展投融资渠道。
(二)形成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强化支持创新创业的财税政策,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推进技术入股和参与分配。提高科技中介组织服务水平,推动科技中介服务活动的市场化、社会化。
(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四大工程。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大幅提高商标注册量,到2015年,全市专利申请数保持泰州市前列,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2000件。
第十六节  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围绕创新要求,实行人才优先投入,优先发展,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到2015年,建成人才强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0万人,每万人口拥有人才达到1700人左右,人才贡献率达到46%。
(一)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领导人才、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到2015年,全市大学本科以上党政人才比例达80%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人才比例达20%,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总量相对稳定。
(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市场开拓创新能力、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加快培养一批企业自主创新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管理方面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到2015年,引进、培养和造就在全国和全省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大企业、大集团“领军人物”,分别达到5名和10名。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6000名左右,其中民营企业家600名左右,全市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2万人以上。
(三)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我市化工、医药、机电、船舶等支柱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大力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比较优势明显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平均每年引进高校毕业生3000人以上,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180名以上,其中海外人才每年引进不少于20人。培养选拔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50名左右,在泰州市有一定影响、成绩突出的拔尖人才100名左右,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6500人。到2015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0万人。
(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既掌握高超技能、又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前沿技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每年培养各类技能人才 10000名。建立技能人才成长激励机制,每两年评选一次市级有突出贡献的技术能手10名,由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物质奖励。到2015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5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1万人。
(五)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和乡村科技人员,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创业。统筹城乡就业,加强务工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将农村初、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的毕业生100%纳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范围,确保100%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8000人,其中中高级技术等级500人。
(六)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到2015年,全市科普人才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达2.5万人。
第六章  基础设施保障发展
第十七节  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一)路桥工程。新建和改造道路23条,全长约65公里,建设桥梁65座。
(二)上下水工程。适时延伸和改造供水管网,建成水质检测Ⅱ级实验室。新建日处理3万吨规模的城区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重点镇和其它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运行。
(三)人防工程。建成市人防指挥所和预备人防指挥所工程,逐步完善指挥通信设备系统。随城区扩展同步建设人防警报网。
(四)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天然气门站及母站各1座、加气站2座、高中压调气站4座、中低压调压站60座,铺设供气管360公里,发展天然气用户8.6万户。
(五)环卫工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二类以上水冲式公厕达8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100%;垃圾清运机械化率达90%。
(六)公交工程。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线路的全覆盖,以“三横(大庆路、鼓楼东西路、国庆路)三纵(江平路、鼓楼南北路、济川路)”客流走廊为主,支线公路(车站路、内环路、贻芳路等)为辅,开行10条公交线路,增加100辆公交车。积极推进客运一体化,开通镇村公交,到2015年全市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建设公交智能化调度中心,逐步构建智能交通系统。积极推广非接触式IC乘车卡,利用IC卡实现不同线路间的优惠换乘,提高公交出行的经济性和分担率。
(七)生态工程。建设仙鹤湾南延主题公园工程、如泰运河南侧滨河景观工程、振兴路北侧防护林、城区道路绿化和小区绿化工程,人均公园绿地达到9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5%以上。
(八)河防工程。在如泰运河、两泰官河、羌溪河、跃进河、郭庄中沟、三阳中沟、战备河、跃进中沟、封庄中沟等河道两岸建设防洪堤54公里,按标准新建改建防洪闸55座,规划排涝泵站22座,防洪标准提高到五十年一遇。
第十八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公路建设。配合省完成京沪高速江广段扩容改造,启动泰常过江通道的前期研究工作。全面建成沿江大道、334省道改线段、经泰兴和河失至泰州的快速通道。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农村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市域内形成东部、北部、南部三条快速干线,从而完善市域快速干线外环公路网。“十二五” 期间,共建成88公里的一级路、74公里的超二级路、39公里的二级路,全市等级公路(含村道)通车总里程达1600公里,所有重点乡镇全部通二级或超二级公路;主城区10分钟、重点镇20分钟到达高速。
(二)铁路建设。配合泰州市相关部门做好沪泰城际铁路的前期研究工作,城市发展预留好城际轨道的线位,城市和外围公路建设做好与规划客运站的衔接。开展泰州港泰兴港区铁路专用线前期研究工作。
(三)航道建设。按照五级航道标准贯通并改造如泰运河,建造沈巷航道段船闸。按照四级航道标准整治沿靖河,同步改造沿河桥梁。
(四)客货运站建设。提高枢纽客运站的规模与能力,配置完善直达客运站,合理布局城、镇客运站,推进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对已经建成验收的等级客运站推广微机联网售票,使乡镇站点同步发售本市长途客票。继续做大做强枢纽货运站,打造一批综合货运站和专业货运站,合理配置一般货运站。
(五)港口建设。确立“以港强市”战略,实施天星洲整治工程,完善沿江疏港道路、栈桥等基础设施,利用天星洲外缘深水岸线,引进战略投资者,启动公用码头群建设,建成过船、天星洲、虹桥作业区,打造泰兴自己的核心港区;实施阿贝尔化工仓储、过船港务公司码头二期、沙桐化工仓储、鑫福造船等万吨级以上码头建设,到2015年建成1-5万吨码头6座;开展东夹江综合利用可行性研究,创造条件启动项目建设。
规范和整合内河码头,保护现有内河岸线,打造“泰兴城东、泰兴城西、黄桥”三大内河作业区。同时,加强疏港通道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公路、内河集疏运设施和港口支持保障系统的建设。
第十九节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长江防洪。按照“100年一遇”堤防标准建设长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控制长江河势,确保过船及开发区坍段岸线稳定。综合利用天星洲,开发利用长江深水岸线资源。
(二)城市水利。规划泰兴城区除涝标准达到50年一遇。依据城区水系总体布局,重点整治如泰运河、羌溪河—两泰官河城区段,启动城区河网连通工程,加强城区水环境及水景观的控制建设,确保城市河道水流畅通。
(三)农村水利。在进一步完善干河、中沟等骨干水系配套建设的同时,重点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以田间渠系、沟系及小型涵、闸、站等建筑物配套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四)水资源、水生态与水环境。依托长江,在保障全市工农业生产、城乡群众生活、中心城区、城镇及乡村建设、环境用水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城乡的区域供水网络,整合自来水供水大市场,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的供水保证率与方便程度;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实施高沙土区河坡防护工程,稳步推进城区及中心镇区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与水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二十节  供电基础设施建设
(一)电源建设。2012年,新建一座220KV泰常变,本期一台主变1×240MVA,远景规模3×240MVA,新建架空线路60公里;220 KV黄桥变增容,新增一台180MVA主变;220 KV新街变新增一台180MVA主变。2015年,扩建220 KV泰常变一台主变为240MVA。
(二)高压变电站网建设。2011年,扩建110KV马甸变2#主变容量为31.5MVA;扩建110KV过船变2#主变为80MVA;扩建 110KV秦楼变2#主变为80MVA;增容110KV西郊变1#主变为80MVA;新建110KV姚王变,本期2×80MVA,远景3×80MVA,新建架空线路14公里;新建110KV元竹变,本期2×50MVA,远景3×80MVA,新建架空线路6公里。2012年,新建110KV胜利变,本期 80MVA,远景2×80MVA,新建架空线路6公里;新建110KV朝阳变,本期2×80MVA,远景3×80MVA,新建架空线路10公里。2014 年,扩建110KV蒋华变一台主变为63MVA。2015年,新建城中变,本期2×80MVA,远景3×80MVA.,新建架空线路14公里。
在建设上述项目的基础上,制定专项规划配套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建设相匹配的中低压配电网,调整建设高压电力廊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第二十一节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现电信、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络的“三网融合”。建成以光缆、基础网络为依托,以高速传输宽带为纽带,以高速交换为手段的新一代宽带网络;各专业网、纵向网成为各专业部门的业务支撑,基本形成网络互通、高速安全、功能完备、业务门类齐全的宽带传输通信网络环境;大力发展以光纤接入为主的大容量接入网,推行光纤、WDM波长、3G、155MB/S、2MR/S等多种网元的各类业务;建设大容量高可靠性的IP网络,汇聚和承载多种业务和各类宽、窄带应用;城域网、驻地网要覆盖所有小区,所有固定电话用户都能方便地通过ADSL方式接入宽带;在全面推行数字电视节目基础上,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购物、视频点播等多种多媒体业务;大力推进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网络信息体系和安全保密设施建设。
第七章  绿色环保持续发展
第二十二节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化水平。努力转变用地方式,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工业用地产出效率。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农村中心社区建设、万顷良田项目建设,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推进规模适度经营,扩大集聚效应。确保建设用地的同时,全市耕地保有量期末不低于 108.5万亩。
(二)减少资源消耗。大力推进节水技术进步,改革水资源管理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鼓励生产和利用环境友好型和再生型材料,提高原材料节约利用水平。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健全完善倒逼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全力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继续组织开展耗能大户企业节能行动,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进“绿色能源县”建设,积极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推进绿色能源县建设。贯彻实施《江苏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大力推广散装水泥、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逐步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大力推进全社会资源节约,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到2015年,万元GDP能耗下降18%左右。
(三)建立资源节约有效机制。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土地、岸线、水、矿产等重要资源,充分运用市场、法律、行政手段,完善倒逼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进资源节约的理念和行动从生产向生活、从经济向社会的全方位覆盖和渗透。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的预测预警和监控分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监控和市场准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理顺水、电、气价格,逐步建立起阶梯价格和差别价格体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节能降耗减排。
第二十三节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一)加强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把发展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化工、机械、纺织、交通、建筑、农业等重点行业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进低碳技术向传统产业扩散和应用。推进能源清洁利用技术、低碳建筑设计和建造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加快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建设,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循环型社会。大力支持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通过工业布局调整,以物质流或能量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以企业之间、产业之间、产品之间的循环建设为主要途径,以化工、建材、食品等废弃物多、污染较重的行业作为重点,引导不同产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培育和发展全社会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体系,降低工业集聚引致的环境负面效应。
(三)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实施力度,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方案,按照绿色产品的要求加快升级换代,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资源利用和生态影响最小化。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它绿色认证。重点推进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设备,建成一批资源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企业,建设一批“零排放”企业。到2015年,力争全市重污染及重金属污染企业全部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达30家以上。
(四)倡导低碳消费方式。加强低碳理念的普及与推广,引导消费者牢固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加快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型,以低碳绿色消费引领低碳绿色发展,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消费、循环消费、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倡导理性消费与清洁消费,引导消费者正确购物和环境友好地消费,减少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发生。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增强全民低碳意识,养成节能减排的生活习惯。
第二十四节  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一)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通过调水、驳岸、清淤和河岸综合整治等工程措施,重构城市内河水生态系统,修复城市内河生态功能,基本消除城市内河“黑臭”现象。大力实施以“六清六建”和“三清一绿”为重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积极推广生态养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率达 100%。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示范县建设,2012年前实现露天禁烧秸秆,到2015年秸秆经综合利用率达95%左右。减少化肥、农药和农膜使用,推广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加大工作力度,2015年前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开展生态工业园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80%以上的乡镇创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
(二)提升绿色泰兴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千方百计挖掘植树造林潜力,突出抓好沿江、沿河、沿路生态防护林和农田林网建设。重视经济开发区和城东工业园区周围宽幅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积极推行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等群众创建活动,到2015年,力争全市50%以上的社区建成绿色人居环境社区,60%以上的学校建成绿色学校;新造林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
(三)有效防治各类废弃物污染。加强对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推进废渣、废水、废气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大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的企业实施烟气脱硫、脱硝改造力度。强化对汽车尾气、建筑扬尘等管理。重视和解决重金属、核辐射、电磁辐射、电子垃圾、有机毒物等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合理布局和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加快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提高中水回用比例。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规范生活垃圾处理措施,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到2015年城镇和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8%和85%。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建立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管体系。到2015年,万元GDP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分别控制在3千克与4.8千克以内;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达90%以上。
(四)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实施生态空间管理制,严格保障生态用地,对列入省生态功能区的长江重要湿地和古溪镇刁网特殊生态产业区、省级银杏科技示范园特殊生态产业区、黄桥镇刘陈特殊生态产业区、泰兴北部银杏生态园特殊生态产业区等4个特殊生态产业区,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实施限制(禁止)性开发。继续加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黄桥古镇的保护和建设。
(五)强化生态环境管理。加快全市生态环境监控平台建设,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控能力。增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加强环境监察、监测、宣教、信息、应急标准化建设。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实行优惠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经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
第八章  关注民生和谐发展  
第二十五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依法建立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财政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确保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标准。进一步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力度,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路径,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把职业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走以就业为导向、专业对路、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新路子。加快完善在职教育培训体系,创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按照资源充足、布点合理、建设达标的原则,改造升级老园,高标准建设新园,并建立健全“县极统筹、县乡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扎实推进教育公平。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想方设法将人力、财力、物力向薄弱学校倾斜,切实解决择校热问题,落实困难群体就学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别,使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充分享有同等优质的教育。
第二十六节  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公共服务网络,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加大疾病预防、应急救治、采供血等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逐步将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饮水卫生、卫生应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全民健康电子档案,强化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二)强化基层医疗保障服务。巩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强社区公共服务、初级诊疗、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等功能。在重点支持人民医院、中医院、二院、虹桥新城医院和中心卫生院建设的基础上,完成所有乡镇卫生院的达标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内涵。推行主动上门服务和综合健康管理。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三)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合理调整公立医院布局结构,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统筹医疗资源配置,理顺政府与公立医院的权责关系。改革管理体制,确保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提高服务水平。改革运行机制,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深化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改革补偿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改革监管机制,所有医疗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监管。
(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继续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卫生镇村活动,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功,建成国家卫生镇1个,省卫生镇3-5个,省级卫生村 20个、市级卫生村30个;继续开展除害防病工作,使“四害”密度始终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监督达100%。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农村卫生户厕的普及率达到90%。
(五)提升优生优育水平。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体系,为育龄群众提供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确保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率保持在 90%以上;坚持计划生育政府,保持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并力争控制在2‰ 以内;开展等级妇幼保健所、规范化妇幼保健门诊和合格产科创建,力争两年内妇幼保健所通过等级妇幼保健所评审,规范化妇幼保健门诊达标率100%;全面实施重大公共卫生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坚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偏高走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六)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推进城乡社区和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建成新体育中心。充分利用城镇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辟体育健身设施,扩大体育设施开放程度,打造推广泰兴特色全民健身项目,健全社会化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扩大体育人口比例。到2015 年,力争万人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2万平方米。办好市第六届运动会,构建竞技体育良性发展机制;参加省十八届运动会,实现奖牌新突破。
第二十七节  推进文化泰兴建设
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核心,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升人文生产力,建设“文化泰兴”。
(一)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推进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做到关爱弱势群体、志愿奉献社会。推进企业责任感建设,营造企业自觉遵守商业道德、实施生产安全、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良好风气。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修身律已、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加强网吧、舞厅等特殊场所管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建成图书馆、名人馆、博物馆、城市规划展示馆、仙鹤湾历史文化走廊、宝塔湾“佛教”文化基地、北二环主题文化街区等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强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建设,巩固和完善市、乡(镇)、村三级文化网络。到2015年,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800平方米。进一步加大文物资源保护力度,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切实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加大对民族民间音乐、戏剧、舞蹈、美术、曲艺艺术资源的开发和传播。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鼓励兴办老年少儿文化事业,积极推进企业、学校等各类文化设施的对外开放,免费向老年人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市文广中心,完成广播电视系统从模拟向数字转变,实现有线广播电视户户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做好党史、地方志和年鉴编纂工作。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泰兴传统文化为支撑,推进文化产业特色发展。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相交融,与教育、体育、旅游、休闲等产业相嫁接,与科技创新、工业设计、城市建设等活动相结合,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制定鼓励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娱乐业、演出业、艺术培训业、广告业、会展业、印刷业、信息业及革命纪念地旅游业,扶持有优势、有潜力的重点文化企业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富有活力、形态多样的文化产业集群。
第二十八节  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一)稳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政府对就业工作的引导,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的机制,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服务业;保持第二产业就业份额稳中有升,在发展资本密集、高技术制造业的同时,兼顾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鼓励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自主择业。建立健全失业评估和失业预警机制。确保“十二五”期间新增就业4万人。
    (二)鼓励支持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创业贷款、创业补贴等鼓励创业的政策,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建立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加强创业服务,创建一批示范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对创业者劳动成果和合法权益保护。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增创业8万人。
    (三)帮助重点人群就业。积极促进青年就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就业服务和政策支持,畅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中小企业和自主创业的就业渠道。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家庭等城乡困难群体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就业援助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全市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针对不同群体就业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针对性的培训。积极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交流搭建平台,促进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增强就业的稳定性。规范发展各类职业中介服务。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近就业,基本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由流动。
    (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进一步强化工时、定额等劳动标准管理,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指导督促企业增强劳动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规范用工行为,改善劳动条件,落实人文关怀。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特别是一线职工、劳务派遣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九节  着力提高居民收入
(一)切实提高劳动者报酬。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扶贫标准,最低工资增长幅度不低于全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加快建立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增长而增长、最低生活保障随物价指数增长而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覆盖面,继续落实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引导企业合理进行工资分配。引导职工参与再培训和再学习,增加个人就业技能,全面提高获取更高劳动报酬的能力。到2015年,劳动者报酬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
    (二)调节优化二次分配。加强个人所得税收征管,调节过高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社会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加大镇村转移支付力度,普遍增加城乡居民社会福利。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第三十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及个私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社会保障制度。高度重视对低收入、未就业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重点推进困难企业退休人员、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做好断保人员续保工作,建立起规范、完善、全覆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合理衔接。加快实现城镇医保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管理并轨、政策接轨”,建立相互衔接、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体系,建立与城镇最低生活标准挂钩的失业保险待遇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健全集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工伤保险制度。加大对特殊群体参保的扶持力度,优先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问题。
    (三)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结合工资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逐步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正常调整机制。推进社会化养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行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的居民医疗保险门诊医疗费用统筹,稳步提高住院、重大疾病保障支付水平。
(四)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建立廉租房、租售并举、经适房、公共租屋、限价房五级住房保障制度。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宅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达到住房土地供应总量的70%以上。力争“十二五”期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平方米,保障性住房面积累计达到18万平方米。
(五)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医疗、住房、重残、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重点发展老年福利、残疾人福利、教育福利、医疗福利、计划生育家庭福利和住房福利等。进一步保障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住房和各项抚恤补助待遇。积极发挥慈善总会等公益性基金会组织的示范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慈善和公益事业。
    (六)关注重点人群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妇女广泛参与经济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权利。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尊重和保护儿童的人格尊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整合社会资源和各方面力量,努力为青少年发展提供社会支持。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将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和水平。
第三十一节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一)深入推进平安泰兴建设。深化平安泰兴建设活动,努力建设一个基础更牢、水平更高、覆盖面更广、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泰兴,确保全市持续平安稳定。加强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提升治安防范水平。加强现代警务指挥体系建设,增强 110接警和反应能力。完善网络综合管理和防控体系,提高管理虚拟社会的水平。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开展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党管武装建设,不断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水平;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深化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认真抓好人防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全市防护能力。
    (二)提升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制定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应急预案,加强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专业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抗击危机、防灾减灾的能力,切实维护公共安全。
    (三)切实保障安全生产。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强化安全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与监督管理,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加强道路交通、消防等公共安全监管,提升消防保障能力。确保“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
    (四)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积极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食品生产营销链的全过程安全管理,真正确保食品安全。完善药品供应体系,规范药品的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秩序,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大力推进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切实保障用药安全。
第九章  改革开放推动发展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在更高起点上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拓展国际市场和加强国际合作为着力点,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第三十二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政府、市场、企业和中介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政府社会治安、公共应急等能力建设,提高科教文卫、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水平。合理匹配市镇两级政府事权和财力,增强有效履职的能力。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按照市场化方向加快区域性行业协会建设。
    (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跨部门统一互联的电子政务平台,积极推行网上办公。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与资源共享。推行现代行政管理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意识。明确行政执法权限,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探索建立决策责任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
    (四)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完善农业服务、综合交通协调、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体制机制。探索重点镇行政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创造条件推进黄桥撤镇设市,扩大管理权限,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制定差别化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研究建立差别化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第三十三节  深化财政金融投资体制改革
    (一)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完整、结构优化、有机衔接、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制定并实施新一轮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分配关系,进一步明确市乡两级政府财权、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全市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改革公共服务事业单位财政经费支出方式,由按“人”供给,改为按“事”供给。完善非税收入收支脱钩改革、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全面实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完善和规范转移支付行为,强化乡镇财政管理,深化乡财市管改革。
    (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竞争有序、安全稳健、多元协调的金融组织体系,推进金融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发展各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引进金融企业,推进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建设,满足农村发展需要。
(三)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拓展多元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收费项目,逐步实行审批管理“零收费”制度。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健全规范核准制和备案制,提高审批效率。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和公示制,开展项目后评价。
第三十四节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一)推动市场一体化。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建立有利于人才交流的户籍、住房、教育、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制度。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合作,加快金融机构经营创新。推进中介组织的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加强多层次中介组织网络建设,鼓励发展人力资源中介、科技中介、金融中介、实物中介和服务中介,不断满足市场需要。
    (二)扩大非公企业发展空间。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制度创新,积极发展股份制经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并购重组,推动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经济的融合,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加强劳动合同、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三)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实施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工程,加快推进企业上市,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促进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增强发展后劲。力争“十二五”期间上市公司3家,上市融资15亿元左右,吸收30家企业进入上市资源库。建立政策性担保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发展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互助性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撑。
    (四)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清理和修订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法规和政策,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竞争秩序。清理整顿对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加强价格监管,坚决反对价格垄断。制止价格欺诈、价格歧视、低价倾销牟取暴利等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活动。加强区域信用体系建设,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等信用记录为重点,推进社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规范信用服务行业发展,开展联合监督管理,构建“信用泰兴”。
第三十五节  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一)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社区和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调动居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和社区共同利益。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提高公民法治意识。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和司法权威。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
    (二)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建立公平规范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渠道畅通的诉求表达机制,关注网络民意,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形成有效的对话和协商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和相互整合。
第三十六节  对外开放与合作
    (一)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支持外资以并购、参股、再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企业改组改造。大力引进各类产业发展基金。坚持引资与引智、引技并举,更加注重引进技术、管理、人才和研发机构,逐步实现由引进资金向引进全要素转变。着力提高新兴产业外资比重、大项目外资比重和跨国公司外资比重。鼓励外资企业在泰兴设立研发中心、销售机构,支持市内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扩大溢出效应。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0亿美元以上,超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累计达到50个左右,投资在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达10-15个,新兴产业及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占全市比重达20%以上。
    (二)提升对外贸易水平。优化出口市场和产品结构,努力扩大一般贸易,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延长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着力培植出口骨干和龙头企业,积极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断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一般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达15%。鼓励进口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品提档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实现由“以市场换技术、换资金”向 “以投资换市场、换资源”的战略转移,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全市成熟产业向境外扩散。逐步建立“走出去”支持服务平台,支持企业采用境外投资并购、境外工程投标、境外上市等方式“走出去”。
    (四)建立风险防范和管理体系。加强对出口企业国际贸易规则的教育、宣传和培训,大力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建立符合我市市情的出口预警机制。对我市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及重点出口市场建立公平贸易联系点和风险监测点,定期沟通,加强预警。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行业中介组织、企业“相互联动”的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机制。
第十章  规划组织实施
本规划是对全市“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谋划,是未来五年指导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制定其他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基本依据,是政府制定就业、保障、财政、投资、产业等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依据。本规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各乡镇、园区、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三十七节  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
(一)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着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将发展模式从“十一五”时期注重投资拉动向投资和创新双轮驱动转变。重点优化投资结构,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对高效规模农业投入;高度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鼓励民间投资。
(二)提高经济组织水平。把握政策方向,强化增量导向、科技导向、集约导向和民生导向,进一步制订和落实扶持企业发展、创业的各项政策,提升经济调节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协调市场主体利益、提高市场配置效率的功能。加大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力度,采取挂钩、蹲点和定期上门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
(三)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分区。制订一系列配套政策推动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格局。在财政政策上,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加入主体功能区因素,加大对适度开发区域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该区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在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上,区别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明确不同的支持方向,实行有保有压。土地政策上,在优化开发区域,严格限制建设用地数量的增加,着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在重点开发区域,适当扩大生产和生活用地的规模,保障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引导产业集中集群发展;在适度开发区域,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扩大,支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优势特色产业用地,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对各级干部实行科学的绩效评价。在优化开发区域,实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先的绩效评价,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的评价,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招商引资、出口等的评价。在重点开发区域,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综合评价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突出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方面的考核。在适度开发区域,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要强化对现代农业、生态保护、集镇和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弱化对工业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考核。
第三十八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一)健全规划体系。完善科技、教育、卫生、产业、交通、环保等重点专项规划,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形成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统一完整的规划体系。
    (二)落实规划内容。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领导机制及市领导挂钩责任机制和各乡镇、园区、部门间的联动协作机制,共同推进规划的实施。市政府将把“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逐条分解到年度,落实到部门,以年度计划的执行来推动五年规划的实施,以部门任务的完成来保证总体规划的推进。
(三)做好规划宣传。本规划一经批准,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形式、多角度地宣传“十二五”规划,充分展示规划的内容,使本规划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规划、自觉参与和监督规划实施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跟踪监测。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对规划实施情况和各部门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特别要加强对重要发展目标和难点目标的监测,对战略重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对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并定期向市政府汇报,必要时由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当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社会发展与规划目标发生较大偏离时,市政府将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五)实施中期评估。市政府将于“十二五”中期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主要评估重要目标的完成情况、战略重点的实施情况、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提出对策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微笑的石头 | 阅读: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1430号